我有許多與眾網友不同的想法,在此想一與探討。
看到許多的網友開的是便利店,我想各位是大城市的人,因為便利店是大城市獨有的,真正意義上的便利店是自國外流傳進來的,其店形象、管理、經營項目讓人耳目一新,然而其高昂的成本也讓人咂舌。
而我是小城鎮的,我認為像我們小城鎮的、包括二三線的城市、也包括大城市的絕大部分操作方式應該都是小型超市,它兼有大超市、便利店、以及傳統雜貨店的形式。
至于說生存能力,我認為像我們傳統模式的小店更適合我們的土壤。君不見許多的時髦的便利店倒掉,你能聽說有多少小超市倒掉了?
說到“加盟”的問題,我不禁悲從胸來。我甚至不惜憤世嫉俗的說:那些選擇加盟的人都是白癡!——難道在本地市場上進不到貨?究竟什么品牌在本地沒有代理商?我一直相信代理商的成本要小于“連鎖”性質的什么店,要知道廠家的上帝是千千萬萬的代理商,而不是看起來很大、實際比例很小的“連鎖”。
我曾經有一段時間關注過服裝,也上過一些論壇。給印象最深的是千萬別選擇“加盟”,“加盟”是什么?它要圈錢,甚至有些企業用狂轟濫炸的方式做廣告,目的就是讓你加盟。沒良心的圈了錢過一陣子就自動消失;有良心的,你要考慮幾點:1,也許老總是好的,但他的團隊是否都像他一樣?如果他的管理不行,出現許多漏洞,這些漏洞就需要你的多付出加盟費彌補;2,他的公司是否一直都會像目前這么紅火?要知道你自己都不能保證自己一直都旺下去,何況他們七七八八的“雜貨”在一起的企業。假若他的團隊有波瀾,你怎么辦?你的加盟費、你的保證金,以及你比別人多付出的設備投資怎么辦?你還指望著靠他們的金字招牌幫你大賺特賺呢!前幾年,我問了“海瀾之家”,僅裝修費廠家就要你20萬,于是放棄了,后來街上開了一家,我看了她的那個裝修,若是我找當地工匠,頂多5萬搞定,你想想,總部該賺多少錢,這還不包括別的價高的設備,以及大量的不管是好銷還是不好銷的貨,不管你是生還是死,他都要一股腦兒的發貨給你,不要?小心你的加盟費和保證金。這還是大品牌的正規的公司,若換成那些稍微有點不正規的公司,——嚇,我都不敢想了!3,躺在床上浮想聯翩一下,若你總部大老板,你會怎么做?若你真是事業狂,你興許還不會要別人加盟呢,你怎能放心別人與你一條心?一不小心,你還擔心別人玷污了你精心培育的招牌呢!若你的心思稍微歪一點,你就會不自覺的要別人加盟了,你想想呢?要別人加盟,就好比你從銀行貸款賴個幾年不用還一樣的道理。
看了一些網友的文章,我發現也有像我一樣的渺小者,也有是大超市的高層領導,也有便利店連鎖的領導,更有許多蹣跚學步的門外漢,有許多的大超市領導對小超市的見解、連鎖便利店的領導對初入者的片面指導,我發現有許多的想法是只能站在自己角度上分析的,不一定適合不同形式店,也有許多的見解則是本身開店者不一定想到的,而他們的注入還會帶來新型管理的模式。我想個網友對莫個問題的見解的同時注上你的行業,這樣網友就更能參考你建議的意義,各位認為如何?
小弟不才,開一傳統意義上的雜貨店,想日后參考大超市的管理模式,逐漸開直營分店;待我們街上再繁華,尋個好出處,開個真正意義上的24小時的便利店是我的夢想!
以上有些言語不當,敬請各位原諒,歡迎各位有不同見解猛烈拍磚,讓我們這些不管是自愿還是被迫選擇了這條路的人、不管是正在痛苦還是歡樂的人,多痛痛少走彎路多好!
好不容易碰到一個開雜貨店的同行,握手。我也來點碎碎念吧。
雜貨店我的理解是便利店的皮,超市的里。從營業面積和提供的便民服務來說屬于便利店,但從商品結構來看的話,屬于超市。很多生意好的雜貨店sku都達到了1w左右。追求的都是“1站式購齊”。寧愿商品爛在鍋里,也不愿顧客棄門而去啊。沒辦法,現實殘酷啊。
生存空間雜貨店是大一點,但這不能代表雜貨店的生存能力強。(有部電視劇里有這么一句話大意,一個邊界是你的能力,另一個邊界是你的忍耐,兩個邊界中間的空間就是你的生存空間。)我們雜貨店生存的好不是因為我們的能力強,而是因為我們更能忍啊。我們犧牲了我們的愛好,犧牲了我們思索的時間,犧牲了我們的健康,每天18小時,一年365天硬撐出來的啊。
雜貨店的優勢在于客情,老板自己看店,可以跟顧客聊家常,打成一片。反應速度快,自己可以承受虧損的退貨,無條件退掉。便利店要做到這點較難,因為監督不好控制。便利店可以微笑的對每一個進門的顧客說“歡迎光臨”,雜貨店就做不到,要對經常一起聊家常的顧客說這些,感覺很別扭,而且混熟了賒賬也成為了不可避免的事。
便利店的優勢在于標準化的操作流程,完整的員工培訓。較小的營銷推廣成本。拿得出手的VI系統,舒適的購物環境(大部份雜貨店都砍掉了這部份成本)。品牌號召力。(我一朋友開300方小超,每天買卡士酸奶都去貴3元的711買,而不去旁邊的私人便利店買。我去到陌生的地方,小額購物首選品牌便利店,而不是雜貨店,雖然自己開雜貨店的。)
便利店適合投資理財,你投資錢下去,他自己幫你生錢,不用你操心。你可以擁有自己的時間(這是要付出成本的就是少賺些錢)。相同的地段相同的營業額,雜貨店可以賺得更多,因為他砍掉了管理成本,監督成本,人力成本(一個老板干兩個員工的活)。賺的都是辛苦錢。適合穿草鞋的創業著積累原始資本。雜貨店這種模式付出的卻是前途,雜貨店對特定的人過于依賴,沒有可復制性,沒有可復制性就沒有增長率,沒有增長率哪來的發展(你一年20w,別人一年5w,50%的增長率,若干年后誰賺的多)。
雜貨店還有個問題就是進入門檻低,兩節貨架,不裝修就可以開業了還不用繳各種稅收,由于成本低,也還能過日子(而像我這樣活了兩三年的雜貨店,心態依然起了變化,不再滿足于有飯吃了)。上有超市壓著,下有不斷擠進來的兄弟姐妹。怎樣練好自己的武功.j繼續活下去,樓主有空一起交流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