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Mr Zoo小小動物元(以下簡稱小小動物元)今年已完成三輪融資,種子輪、天使輪和Pre-A輪的領投方分別為寒武創投、戈壁創投和頭頭是道,其他投資方還包括險峰長青、海爾資本、銳合資本等,金額共計數千萬元。據悉,三輪融資資金主要用于團隊建設和標準門店的快速擴張。
室內動物園最早起源于國外,近兩年在國內也掀起一股熱潮。有媒體統計,截至今年全國已有34家門店開業,連鎖品牌包括Zoolung、超級萌物、自然之城KAKAZOO、嗒咪動物奇幻樂園、FUTURE ZOO未來動物城等。
奇溢自然孵化的小小動物元也是其中一家。創始人左強向36氪介紹,室內動物園興起的根本原因在于,傳統城市自然科普教育場景過于單一,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傳統自然科普場館密度低,消費者觸達成本高;其次,服務屬性較弱,人性化設計不足,場館消費以親子家庭為主,但過程中家長參與度很低,更多時候只是花費精力看護小朋友,體驗不佳。
寒武創投林中行表示,行業需要更加多元化的服務產品來滿足親子家庭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室內動物園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
以小小動物元為例,因場館選址都在購物中心,密度更高,觸達成本變低;室內受天氣和季節影響較小,消費者參觀后可以繼續看電影、購物,體驗更輕;小小動物元重新設計所有服務環節,更強調參與者的互動性體驗。小小動物元提供全程的科普指導服務,指導老師會先引導家長參與互動,再由家長給小孩講解,以此提高家長的參與感。
與其他室內動物園相比,小小動物元的一個差異化是面積更小,標準店只有600-800平米,而大多數室內動物園面積在2000-4000平米之間。左強解釋,與友商相比,小小動物元依托購物中心提供的客戶服務,減少了游樂區、餐飲區及休息區的面積投入。場館模仿迪士尼的動線設計,同時服務深度更深,因此雖然面積小了,但游覽時長其實相差不大。
而面積小的好處有幾個方面:一是易于標準化,600-800平米是商場的主力型鋪位,供給量是幾千平米鋪位的10倍,團隊在尋租時效率更高,復制速度更快。近期團隊在裝修技術上引入了新的工藝標準,單店從進場到開業只需要35天,而其他品牌一般需要6個月左右;二是坪效更高,據團隊介紹,其成熟門店的坪效在6000元左右。
小小動物元單個場館有150種小動物,分為海洋區、洞穴區、叢林區、雨林區、濕地區和農場區六大場景。小小動物元認為室內場館并不具備珍惜動物保護和繁育的能力,因此不會涉及保護性動物,而是以沒有攻擊性、可寵物化和更有話題度的小動物以主。
小小動物元更注重豐容(即在圈養條件下,豐富動物生活情趣、滿足生理和心理需求),在動物權益和福利上投入了較高的成本,提供比集中養殖場更好的生活環境。同時參觀過程中,盡量避免對其造成影響,科普工作也以輔助道具為主導。左強認為,從這個層面來看,這件事也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小小動物元全場館生物箱應用了奇溢自然的智能物聯網系統,物聯網自動化養殖比例超過70%,每個場館飼養人數只有2人,月度生物損耗率不超過5%,據悉,行業平均水平在25-30%之間。
目前小小動物元已開業5家,上海和蘇州還有6家新店近期開業。明年團隊將向南京和北京市場拓展,預計開店數量為40-50家。
在盈利模式上,區別于其他動物主題樂園“展覽+餐飲+禮品”的模式,小小動物元是“科普+樂學+IP”,其中非入場券收入占到了50%左右。這里的非入場券收入包括周邊衍生品、樂學活動及會員服務。
根據團隊提供的信息,小小動物元單店毛利率在50%以上,一般7-9個月可以回本,單店周邊居民的滲透率在10-15%,今年開業的11家門店總共覆蓋居民數在410萬左右。門店以周圍3公里的3-7歲家庭客群為主,復購率達30%。不過團隊表示,與復購率相比,會更關注用戶粘性,目標是達到60%的召回率。
團隊方面,目前共有70余人。創始人左強同時為奇溢自然創始人,上海海洋大學水族市場營銷課程講師。
戈壁創投管理合伙人朱璘表示:“小小動物元團隊對于水族以及活體的理解令人印象深刻,同時準確捕捉到了和新零售有機結合的機會。我們認為動物園+親子+商超新零售的組合,會為客戶提供一個嶄新的消費和親子體驗。這個業態也在不斷演變,期待小小動物元能夠演變出一個全新的模式,并成為國內這個賽道的標桿公司。”
(來源:36氪 作者:小崗村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