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休想
出品 | 子彈財經
2021年9月24日,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開幕。定位于消費電子和工業互聯網深度融合的展示平臺,展會現場聚集了海爾智家、海信、松下、蔚來、小鵬、科大訊飛、阿里、華為等多家企業參展。
本次展會,每一個線下展廳都折射出當今最新最前沿的科學技術,不斷給人帶來視覺以及心理上的沖擊。而每一個置身電博會的人,也都需要一顆“大心臟”支撐。
以「子彈財經」為例,在海爾智家現場打造的510㎡智慧家展區,便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生活的變化,時代的進步。
在電博會的最大感受,是人們從以往“買一臺家電產品”到如今進入“智慧家庭生活”的變化。
在海爾智家的三翼鳥客廳看大片時,客廳的窗簾會自動關閉,燈光自動調暗,讓人恍惚間置身于影院之中。從電視上,還可以看到空調溫度調節的信息、凈水器更換、洗衣液用完等提醒。
這比起以前,我們買了一臺電視機,習慣了用遙控一個個換臺,單純用來看電視的體驗高出了一大截。
在三翼鳥廚房里,對著冰箱就可以通過語音直接下單食材,然后按照其提供的菜譜烹飪。「子彈財經」忍不住體驗了一把“就餐模式”,語音下達指令后,廚房里的燈光馬上變得溫暖舒緩,并徐徐響起浪漫的背景音樂,營造出了十足的氛圍感。
放在以前的年代,誰能想到當今的廚房會進化得這么智能呢?
從80年代以電視、冰箱、洗衣機為代表的三大件,到90年代被空調、電腦、錄像機取代,直至如今的“智慧家庭生活”模式,我們所購買的已不僅僅是一臺簡單的家電產品,其背后早已涉及衣、食、住、娛的方方面面。
那么,是從什么時候,我們印象中傳統的“賣一臺家電”的家電品牌們,就已經悄悄“進化”成這個樣子了?
一方面,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對于家庭居住的品質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過去單一的大家電在消費者眼中已稍顯“呆板”。
另一方面,中國家電市場發展了數十年,任何單品類的家電產品市場都已天花板漸現,逐漸開始進行了存量競爭。
5G時代的來臨,為這個行業打破了僵局——于是,我們從傳統家電進入到“智能家居”時代,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站在智能家居的風口之上,美的、海爾智家、海信乃至國美、小米等企業紛紛切入這條賽道,試著隨風起舞。
以海爾智家為例:從電博會開展到現在,除了特殊的2020年,海爾智家每一年都有參展,但是展示的內容每年都有變化。從家電、到智能產品、到場景和生態,每一年的變化,都代表了服務的升級以及用戶需求的迭代。
然而,單獨的智能家居硬件已越來越滿足不了消費者的需求,人們要的是“一個整體”,也就是所謂的“生態場景”。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用戶消費升級所帶來的需求廣泛性、復雜性,也在倒逼著企業品牌們為其構建起一個個“生態場景”。
于是,海爾智家們的轉型之路,便朝著從單品到場景、從空間到全屋的方向更迭,以多元化的生態布局,滿足用戶對于場景化、智能化的需求。
這便有了在電博會現場感受到的,一個風格統一、全屋智能的“智慧家”。
然而,消費者是永遠也無法被完全滿足的——人們要自己定制一個舒適智能的家。
如果說,此前我們歷經了從“傳統家電”時代到“打造生態”的時代,那么未來,也許就是“定制生態”的時代了。
以海爾智家旗下的場景品牌三翼鳥為例,無論是裝修被割裂成無數環節、工作繁忙無暇顧及、商家偷工減料、價格參差不齊、糾結在各類風格之間等任何問題,其都能通過“一站式定制智慧家”服務為消費者解決。
憑借全屋整裝、局部煥新、成套智慧家電等舉措,三翼鳥涵蓋了家裝、家居、家電、家生活的一站式定制服務,是典型的“定制化”品牌范例。
在「子彈財經」看來,它賣的不是一臺臺的產品,也不是一套套的家電,而是一家家的智慧家庭解決方案。
一方面,三翼鳥折射出這個行業正在不斷變化,以引領消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對企業來說,通過為用戶解決“定制化”的新需求,也有望為自身帶來第二增長曲線。
此前9月4日,三翼鳥上海體驗中心001公布了2周年成績單。在場景和生態加持下,該店開業至今累計銷售額達到3.12億,其中家電銷額1.4億,其余家居銷售額8078萬,工程銷售額8723萬,場景占比超一半。
而三翼鳥北京體驗中心001開業近一年時間,銷售總額突破2億。其中,場景占比62%,而家電占比僅為38%。
不難看出,“三翼鳥戰略”已取得一定的成效,正在為海爾智家開啟新的增長空間,也在為這個行業的“進化”提供絕佳的標桿案例。
通過電博會的觀察,「子彈財經」得出一個小小的結論:時代技術在發展,人民生活在變好,用戶需求在更迭。盡管如今的定制化、智能化生活,依舊能帶給人們震撼,但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將對這種生活方式習以為常。
「子彈財經」同樣相信,不止是從“家電”到“家”,未來的各行各業,也將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文中題圖及未署名配圖來自:海爾智家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