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零售公園
作者/象升
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企業高管“觸網”,固然能幫助品牌擴大市場聲量,但稍有不慎,也可能釀成大禍。
2025年6月以來,百果園創始人、董事長余惠勇在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媒體平臺打造了個人IP賬號,頻頻分享個人感悟與企業經營理念。
圖源:余惠勇小紅書
8月10日,余惠勇發布的一則名為《百果園水果太貴?董事長親自回應!》的視頻突然爆火。視頻中,余惠勇表示,“百果園這么多年來都走在一個教育消費者成熟的路上,我們不會去迎合消費者,我們想告知消費者,最后是消費者自己的選擇。”
因觀點極具爭議,該視頻發酵后,“百果園稱不會迎合消費者”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收獲1.1億閱讀量、4.2萬討論量。諸多網友均對余惠勇的視頻感到反感,紛紛表示“我是消費者,我需要你教育我?”“上一個這樣硬氣的,好像是倒了的雪糕刺客”。
事實上,作為瞄準城市中產家庭的水果連鎖零售企業,百果園確實曾靠中高端定位博取亮眼的業績。但現如今,中國消費環境已悄然生變,消費者愈發追求高性價比,反觀標榜高端定位的百果園卻連最基本的產品質量都難以保障,自然會因高管的爭議言論而成為眾矢之的。
一、迎合消費升級熱潮,百果園強勢崛起
談及百果園,諸多網友之所以會有“月薪2萬吃不起”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堅持高質量服務理念,專注中高端水果市場,產品定價偏高。
比如,2009年,百果園提出“不好吃三無退貨”服務標準,消費者如對水果口感或品質不滿意,可無小票、無實物、無理由退貨。2013年,百果園還全球首創“四度一味一安全”水果質量分級體系,即好水果需兼顧糖酸度、鮮度、脆度、細嫩度、香味和安全性。
由于百果園做出了高品質承諾,其水果的溢價能力顯著高于競爭對手。2025年8月11日,極目新聞記者探訪百果園門店,發現陽光玫瑰的價格為13.9元/斤。而鄰近一家社區商超,同類型商品價格僅為6.98元/斤,只有百果園的一半左右。
十數年前,由于經濟飛速發展,中國掀起了“消費升級”熱潮,諸多中產紛紛熱衷于為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買單,百果園也順勢斬獲了亮眼的業績。
財報顯示,2019年-2023年,百果園營收分別為89.76億元、88.54億元、102.9億元、113.1億元以及113.9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6.14%;凈利潤分別為2.5億元、4906萬元、2.3億元、3.23億元以及3.62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9.7%。
圖源:百果園2023年財報
2023年財報中,百果園不無驕傲地表示,“我們是中國最大的水果零售經銷商,連續十年(2014—2023年)全國水果連鎖門店銷售額第一”。
憑借傲人的業績,百果園于2023年1月以5.6港元/股的發行價登陸港交所,成為“水果零售第一股”。由于高端水果“故事”極具想象空間,百果園也成功吸引投資者關注,上市首日盤中漲超20%,市值一度破百億港元大關。
登陸資本市場后,百果園瞄準了更為宏大的發展目標。2024年初,余惠勇對外表示,“在下一個10年,百果園目標是實現門店數量超萬家,以百億營收為起點,向千億目標奮進。并將探索大型店、微型店、機場店、商場店等多元店態,同時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品牌出海將首選東南亞!
二、屢屢套路消費者,百果園陷入惡性循環
然而遺憾的是,上市后,百果園未能延續此前業績穩步攀升的勢頭,而是深陷負增長泥潭。財報顯示,2024年,百果園營收102.73億元,同比下降9.8%;毛利7.64億元,同比暴跌41.9%;歸母利潤為-3.86億元,同比由盈轉虧。
這很大程度上與經濟承壓背景下,消費者消費日趨謹慎有直接聯系。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25年度“共筑滿意消費”消費維權年主題調查報告顯示,消費者關注的重點中,“性價比”“高品質”“售后服務”排名前三,占比分別為33.5%、32.3%和30.5%。
在此背景下,即便是平價餐飲企業都面臨巨大的下行壓力。2024年Q2財報會上,麥當勞高管表示,中國市場競爭十分激烈,“我們發現消費者非常喜歡尋找優惠,我們也看到很多消費者的轉換行為,都是以最優惠的交易為評判標準!
考慮到百果園定位高端,消費者消費愈發謹慎的背景下,其自然難以繼續博取亮眼的業績。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消費者消費謹慎,不代表高端水果需求徹底消逝。如果消費趨勢生變的背景下,百果園可以堅守高質量產品和服務,或許也能勉強守住業績。遺憾的是,百果園連最基本的質量都難以保證。
圖源:湖北經視
2024年315,湖北經視暗訪百果園武漢銀海雅苑門店發現,該門店店員將已經腐爛的蘋果、橙子、火龍果等水果制成果切拼盤,繼續向消費者售賣。此外,百果園還存在無健康證上崗、售賣隔夜水果、隨意決定車厘子等級等問題。
盡管百果園在聲明中強調,這僅僅是“個別門店問題”,但梳理網絡上的信息可以發現,產品質量不佳,幾乎成了百果園的“通病”。
在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以“百果園”為關鍵詞檢索,可以發現超3000條投訴,諸多消費者均控訴稱,百果園的水果存在腐爛、酸澀、口感差等問題,并且門店拒絕兌現“不好吃三無退貨”承諾。
百果園之所以連最基本的產品和服務質量都難以保障,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其高度依賴加盟門店。財報顯示,2024年,百果園共擁有5127家門店,其中加盟門店5116家,占比高達99.79%。
行業下行壓力較大之時,諸多百果園的加盟商都面臨嚴峻的生存挑戰。2022年5月,《豹變》發文稱,武漢地區,百果園大約一半的門店都處于虧損狀態。即便在一線城市,也僅有30%的百果園加盟商賺錢。
由于加盟商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利益訴求,面臨生存壓力時,這些加盟商并不會站在百果園的角度考慮問題,而是會為了壓縮成本,損害消費者權益。
這種飲鴆止渴的經營策略,不光讓百果園眾矢之的,更讓消費者產生了錯付感,紛紛用腳投票。財報顯示,截止2024年底,百果園付費會員約85萬人,同比暴跌27.1%。
愿意為百果園的水果買單的消費者變少后,百果園加盟商的生存狀況進一步惡化。財報顯示,2024年,百果園零售門店同比減少966家,平均每天關店2.6家。
由此來看,百果園似乎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消費者需求收窄,導致高價水果滯銷,加盟商選擇犧牲質量,“背刺”顧客。而高價水果名不副實,又讓越來越多消費者“逃離”百果園。消費者的流失反過來進一步加劇了加盟商的經營困境,最終導致百果園整體的經營每況愈下。
三、鐘薛高成前車之鑒,高端品牌不能“傲慢”
不可否認的是,經濟承壓背景下,諸多高端品牌都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難以說服消費者為自家的產品買單,但這絕不是百果園以傲慢的態度“背刺”和“教育”消費者的理由。
以星巴克為例,隨著以瑞幸、庫迪為代表的平價現制咖啡品牌掀起價格戰,其面臨巨大的下行壓力。財報顯示,2024財年Q4,星巴克中國營收7.84億美元,同比下滑7%?杀乳T店銷售額下降14%,客單價下滑8%,訂單量下降6%。
面對激烈的競爭壓力,星巴克并沒有“教育”消費者如何變得“成熟”,或是犧牲產品質量以壓縮成本,而是積極迎合消費者的需求,推出平價咖啡飲品。
2024年4月,針對學生用戶,星巴克上線“學生卡”優惠活動,疊加優惠券后,最低9.9元即可買到星冰樂。2025年6月,星巴克中國三大王牌品類星冰樂、冰搖茶、茶拿鐵旗下的數十款產品迎來降價,其中大杯平均降價約5元,最低價僅23元/杯。
星巴克主動迎合“消費降級”趨勢的降價舉措,贏得了市場的積極回應。2025財年Q3財報顯示,星巴克中國營收7.9億美元,同比增長8%,連續三個季度同比增長;同店銷售額同比增長2%,同店交易量和同店客單價均環比提升。
與務實的星巴克形成截然反差,同樣定位高端的鐘薛高則倒在了“教育”消費者的傲慢之路上。
圖源:鐘薛高
誕生于2018年的鐘薛高,曾推出單支售價高達66元的“厄瓜多爾粉鉆”雪糕。由于彼時消費升級熱潮洶涌,鐘薛高順勢打開市場。2018年雙十一,鐘薛高開售18分鐘,售出10萬根,位列當年天貓雙11冰品類目冠軍。
不過幾年后,理性的消費者發現,鐘薛高很大程度上是“智商稅”,不光價格奇高無比,并且產品也沒有特別之處。2022年7月,職業打假人王海根據實驗室的逆向制作和檢測發現,一根售價18元的鐘薛高雪糕實際成本僅為1.32元。
頗為諷刺的是,此前鐘薛高創始人林盛曾趾高氣昂地宣稱,“鐘薛高的毛利和傳統冷飲企業毛利相比,其實略高。最貴的一支賣過66元,產品成本差不多40塊錢,它就那個價格,你愛要不要。我就算拿成本價賣,甚至倒貼一半價格賣,還是會有人說太貴。”
由于一直以傲慢的態度對待消費者,鐘薛高終于被市場拋棄。2025年7月,鐘薛高在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
或許是因為意識到了盲目追求高端,很容易步入鐘薛高的后塵,百果園已開始調整經營策略。2024年下半年,百果園啟動名為“高品質高性價比口碑戰役”的行動,希望為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精品水果。8月起,百果園每月都會挑選一兩款高品質水果進行“回饋式”促銷,折扣最高可達一至三成。
這直接導致,2024年,百果園的毛利率僅為7.4%,相較上年的11.5%,下跌4.1個百分點。然而,如前文所述,百果園主動降價的舉措,并沒有立竿見影地挽回消費者。
究其原因,或許是因為諸多互聯網、零售企業已靠出眾的供應鏈能力,為消費者供應海量兼具高品質、高性價比等特質的水果。
比如,2024年11月,盒馬與智利車厘子頭部供應商吉制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后者將向前者供應質好價優的車厘子、櫻桃李、西梅等智利水果。達成直采合作后,吉制車厘子從智利到盒馬的供應鏈成本降低5%左右。
憑借供應鏈層面的優勢,當年12月,盒馬車厘子連續降價。其中2J級2.5kg禮盒裝的價格,從6日的369元一路降低至14日的259元,降幅約為30%。
由于盒馬本就擁有新零售優勢,可送貨上門,并且可以通過產地直采,供應物美價廉的精品水果,百果園“局部降價”的策略,對消費者來說,顯然缺乏吸引力。
正如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所言,“經過幾十年的市場教育,當下中國消費者已趨于‘理性’,除功能或保健品類外,大眾快消品難以再收‘智商稅’!
盡管百果園講出了差異化的“精品水果”故事,但由于市場環境欠佳,加盟商離心離德,其銷售的水果不光稱不上“精品”,甚至連最基本的質量都難以保障,很大程度上淪為了“智商稅”。即便沒有高管的爭議言論,百果園也難以贏下輿論之戰。
接下來,百果園最需要做的,不僅僅是為高管的爭議言論開脫,更需要重塑經營理念,為消費者提供名實相符的水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