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即時劉說
撰文/劉老實
8月11日,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ST易購)發布關于債務和解的公告。這個曾經輝煌的零售巨頭正面臨在中國市場退場的局面。
債務和解方案:蘇寧與家樂福的債權債務了結
公告顯示,ST易購計劃以貨幣資金方式與家樂福方進行債務和解:由ST易購或其指定主體向家樂福方支付2.2億元,支付完畢后,雙方此前的債權債務關系將徹底結清;同時,家樂福中國及家樂福咨詢公司需在和解協議簽署后一個月內停止使用相關知識產權。此次和解完成后,ST易購將間接持有家樂福中國100%股權。
資料顯示,蘇寧與家樂福的合作始于2019年6月,當時蘇寧國際以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協議約定,家樂福集團旗下CarrefourNederlandB.V.(簡稱“CNBV”)可在收購滿兩年后,將剩余20%股權按固定價格轉讓給蘇寧國際,蘇寧國際為此獲12億元履約擔保。同年9月,80%股權交割完成,家樂福中國及咨詢公司依協議獲得“家樂福”知識產權使用許可。
2022年,CNBV行使剩余20%股權售股權,蘇寧國際支付2.04億元后持股比例達83.33%。但因客觀環境變化,雙方就剩余16.67%股權收購產生爭議并啟動爭議解決程序。截至公告日,公司及蘇寧國際應付家樂福中國16.67%股權收購款10億元、相關仲裁費用(87.57萬歐元和80.32萬港元)及應付利息;同時,家樂福中國和家樂福咨詢公司應付知識產權費用736.87萬歐元、相關仲裁費用(369.02萬港元)及應付利息。經持續協商,雙方最終達成上述和解方案。
市場困局:電商與便利店夾擊下的家樂福
1995年至2025年的30年間,家樂福見證了中國實體商業的跨越式變遷,自身卻在激烈競爭中逐漸迷失。1995年,家樂福懷揣對中國市場的憧憬進入大陸,在北京開設首店創益佳店。彼時傳統百貨主導零售市場,家樂福帶來的大賣場模式如一股新風,以寬敞空間、豐富品類、自由挑選的體驗吸引大量消費者,一站式購物的便利讓其迅速站穩腳跟。
此后家樂福開啟快速擴張,1996-2006年間門店在全國涌現,全球第1000家門店落戶北京通州,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達新高度,成為中國零售市場領軍者之一。
但市場環境瞬息萬變,2009年成為家樂福發展的轉折點:當年其國內銷售額被大潤發超越,2010年門店數又被沃爾瑪反超。此后業績連年下滑,2012年至2017年,中國大陸地區銷售額從55.83億歐元降至46.19億歐元,降幅17.27%。凱度消費者指數顯示,2018年家樂福中國市場份額降至3%,被永輝集團反超,市場地位持續削弱,漸失往日輝煌。
家樂福衰落是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外部看,電商崛起沖擊傳統零售,2010年前后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崛起,改變消費習慣,線上購物的便捷、豐富選擇及促銷活動分流大量客源;同時,便利店等小型業態憑借貼近社區、營業時間長等優勢滿足即時需求,進一步分流大賣場客源。
而家樂福作為大賣場模式起家的企業,未能及時捕捉市場變化,電商布局嚴重滯后——2013年才建網上商城,2015年才自建配送中心,在運費、配送速度上難以與對手競爭,逐漸失去競爭力。
內部管理亦存諸多問題:長期依賴“通道費”模式盈利,通過向供應商收取入場費、上架費等獲利,卻忽視供應鏈和倉儲體系發展,導致商品成本增加、價格缺乏競爭力;商品經營能力、品類管理及供應商管理落后于對手,標品易同質化,缺乏爆款和高性價比自有品牌,難以滿足多樣化需求;本土化能力不足,未能充分考慮中國消費者習慣與偏好,選品、促銷與市場需求存在偏差。
面對下滑,家樂福并非無動于衷:2015年3月起集中采購權,重組6個采購中心、建立6個物流配送中心,試圖彌補采購和供應鏈短板;同年上線電商業務、自建平臺,改造現有門店,與知名品牌合作開拓“店中店”模式。但這些努力未達預期,2018年財報顯示,當年營收299.58億元,同比下降7.67%,歸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19.27億元。家樂福解釋稱,線下零售受互聯網沖擊,雖積極應對仍出現階段性虧損。
收購后的波折:家樂福的“冰火兩重天”
2019年,蘇寧易購以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權,試圖通過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助其走出困境。在蘇寧助力下,2019年“雙十一”家樂福累計銷售額達31.2億元,同比增長43%;2020年上半年實現盈利1億元以上,為八年來首次稅前盈利。
但好景不長,蘇寧易購自身陷入流動性債務危機,難以為家樂福持續輸血,加之雙方管理模式存在偏差,資金鏈斷裂、供應鏈跟不上等問題接踵而至,家樂福深陷虧損漩渦。2020年,蘇寧凈利潤虧損42.75億元,為求生存提出“瘦身計劃”,要求收縮非零售核心且虧損嚴重的業務。
2021年,蘇寧關閉26家家樂福賣場,大規模閉店潮拉開序幕。2021-2023年,閉店速度加快:2021年閉店超20家,涵蓋大賣場、便利店及精選店,涉及成都、珠海等多個城市。
2024年,家樂福中國營業收入從2020年的255.74億元峰值縮減至6.48億元,全年虧損達5.46億元。報告期內,廣州家廣超市、東莞家樂福商業、成都家樂福超市等相繼被債權人申請破產;部分門店對購物卡消費設限,進一步影響消費者信任與品牌形象。
終局臨近:家樂福中國即將全線落幕
2025年,家樂福在中國市場的落幕進入倒計時,曾經熙熙攘攘的大賣場如今格外冷清,消費者挑選為數不多的商品時,不禁感慨其衰落。
這個曾在零售市場占據重要地位的品牌走到這一步,令人唏噓。其衰落既有電商沖擊、消費需求多樣化等外部因素,也有自身經營策略調整不及時、應對市場變化不力等內部原因;而蘇寧收購后未能扭轉困局、雙方陷入債務糾紛,也側面反映了傳統零售企業轉型的巨大挑戰。
隨著上海萬里店即將關閉,家樂福中國或將成為中國零售市場發展的一段記憶,但其經驗教訓值得全行業深思。
wx_7909677382- 該帖于 2025/8/18 13:39: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