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福布斯中國公布了2017年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單(簡稱30U30榜單)。其中,尤其值得關注的是,26歲的ofo創始人戴威作為消費科技領域的代表人物入選榜單。
戴威為什么會入選榜單?
福布斯的排行榜一直以來都是以評選權威著稱,其中30U30榜單在2012年啟動,主要針對30歲以下的青年領袖。
據了解,福布斯的30U30榜單的入圍標準有三條:“領導力和對所在領域帶來的顛覆性變化”,“創業思維和成果”和“在未來半個世紀改變所在領域的可能性”。Facebook的扎克伯格等人曾上榜美國版,福布斯中文版負責人評價入圍的中國年輕創業者是“新生代的社會力量以及‘未來之星’”,由此可見其分量。
在福布斯中國的“推薦詞”中,這樣描述戴威:
“26歲的戴威在兩年前創立了共享單車模式,并使得ofo這家公司成為當前最炙手可熱的獨角獸企業,從而讓他成為中國最富盛名的30歲以下創業者。他的目標是將ofo變成源自中國、影響世界的產品和品牌,他已經為此付諸行動。”
所以,戴威之所以能夠入選福布斯中國的30歲以下精英榜,一個原因是因為ofo作為共享單車的開創者,改變了中國人的出行方式。這一年的時間,共享單車是互聯網行業最大的風口,ofo也是處于風口浪尖的企業。僅僅用了一年半的時間,ofo的估值就高達百億人民幣,幾百萬輛小黃車遍及中國的城市街頭,日訂單超過2000萬。
最近美國紐約知名的研究公司7ParkData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的共享單車市場中,ofo已占據了近7成的市場份額,摩拜占據了近3成左右的市場份額,ofo處于行業第一的領先地位。這也意味著,在中國,每10輛共享單車里有7輛是ofo的小黃車,每10位共享單車用戶中有7個來自ofo。
另一個原因,是戴威在接受福布斯中國采訪時提出的“源自中國,影響世界”的目標。這是一個宏偉的目標,意味著ofo的雄心,不僅僅是改變中國人的出行方式,而是走出國門,走向更廣闊的世界,去影響世界上更多人的出行方式。
率先國際化,向20個國家進軍!
戴威在采訪時透露,ofo在國際化上做得最早,在去年“十一”的時候就率先啟動,現在落地有訂單的地方,除了中國之外已經有美國、英國、新加坡和哈薩克斯坦四個國家。
最近,ofo聯合創始人張巳丁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今年定的全球化“小目標”是進入20個國家。顯然,這不是一個“小目標”,而是雄心勃勃。
然而,ofo的國際化卻具有很強的成功基礎。其一,當然是ofo堅定的國際化信念,這一點是其他企業所無法比擬的。
“ofo公司的使命是要讓世界沒有陌生的角落,就是未來在任何城市、任何街道、任何角落,你騎一輛小黃車,就會感到這個城市不陌生,拿出一個APP在哪里都是一樣的使用,一模一樣的體驗。”戴威的解釋顯現出ofo之所以在共享單車里面的國際化上行動最早、最積極的核心原因。
其二,自行車天生就具有世界的基因,全世界的人雖然文化和語言等不同,但對于自行車的認知是一致的,這是共享單車能夠在國際化成功的另一個基礎。相比起來,中國的餐飲、服裝等領域要想推到國際上,難度就大很多。
其三,是“一帶一路”帶來的重大機遇。“一帶一路”這個國家頂層戰略的實施,將重塑全球的貿易布局、投資布局和生產布局,給我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帶來難得的歷史機遇。顯然,ofo的國際化也將能夠乘著這個東風,走得更遠。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國際化之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無論是國外的市場環境,還是國外用戶的獨特需求,都需要深入研究,因地制宜。令人欣喜的是,ofo在國際化上制定的是本土化策略,即在當地招聘團隊,并結合當地的特點進行產品設計,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例如,英國要求所有自行車騎行者上路安裝并打開前后燈,必須要佩戴頭盔等;國內的ofo車架尺寸在歐美國家會偏小。這些都要求ofo能夠根據不同國家用戶的需求,對產品進行優化。
ofo的國際化將開創中國品牌出海新模式
中國品牌走出去歷史悠久,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制造品牌唱主角。在中國制造出海史上,也經歷了從之前低價產品到現狀更加注重產品質量的新時代。
從去年開始,中國品牌走出去的主力開始發生切換,從制造型企業向互聯網企業轉變。互聯網手機品牌小米、榮耀,電商企業阿里巴巴、京東,工具類互聯網公司獵豹移動等都是出海的弄潮兒。
相比這些互聯網企業的出海,ofo的國際化顯得有些不一樣。因為ofo既不像小米、榮耀們是將硬件產品輸出到國外,也不像阿里巴巴、獵豹移動那樣將服務輸出到國外。ofo的國際化是一個綜合體,既是中國模式的走出去,也是中國制造的走出去,又是中國文化的走出去。
中國模式的走出去,是說在共享單車上,ofo為代表的中國企業絕對是全球的開創者。縱觀互聯網,說實話,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大多是跟隨美國的步伐,QQ是跟隨ICQ,微博是跟隨Twitter,電商是跟隨Amazon,滴滴是跟隨的Uber,但是共享單車,中國是開創者。歐美雖然也有共享自行車,但主要是有樁的模式,收費高且大多虧損,中國的共享單車實現了無樁運營,在體驗和便捷性上實現了創新和提升,ofo的國際化相當于是中國的創新模式走向世界。
中國制造的走出去,是說ofo的國際化,必然能夠帶動中國的自行車制造企業走出去,帶動中國的自行車產品國際化。有了共享單車模式后,中國的自行車已經不再是簡單的自行車,而是變成具有很高技術含量的“中國智造”產品。可以說,ofo們的興起和火爆,救活了很多中國的民族自行車品牌,而隨著ofo的國際化,則將讓這些民族自行車品牌走向世界。
中國文化的走出去,是說中國本來就是自行車大國,伴隨共享單車的國際化,也將把中國的文化輸送到國外。最近,20國青年評出了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網購,共享單車作為中國式的文化,更是中國式的創新生活方式,ofo的國際化將能讓這種文化、這種生活方式走到全球。
結語
總而言之,年僅26歲的ofo創始人戴威入選福布斯中國的“30位30歲一下精英”榜單,并不偶然,這是對源自中國的共享單車的創新模式的肯定,也是對開創這種模式的ofo的肯定。ofo提出了“源自中國,影響世界”的宏偉目標,這不是簡單的互聯網企業走出去,而是意味著三個跨越:從“中國跟隨”到“跟隨中國”,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從“產品輸出”到“文化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