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專欄:零售戰火越燒越旺,四分五裂的格局開始越來越往頭部集中。永輝憑借快速地面滲透,市值一舉突破千億,成為行業一哥。沃爾瑪多線作戰后,開始并入京東戰局,聯合作戰。區域巨頭三江購物、新華都等歸入阿里戰隊,試圖卷土重來。華潤萬家早已退市,閉關修煉。海航系繼續收割整合,試圖在霸主排位封閉時占據一把交椅。高鑫零售在外界高預期下,進展得卻不順利,單店銷售下滑,增速放緩,電商燒錢路漫漫……,年初就開始瘋傳背后股東即將賣身,不想玩那么大了。
如今永輝市值突破千億,開始喜大普奔之際,高鑫零售終于受不了,靜靜的開始停牌之旅。面對實力不如自己的永輝,市值卻高過自己一截,瞬間累覺不愛。以大潤發和歐尚的地位,被當年的屌絲一把刷,試問情何以堪。
在橫掃線下無敵手后,高鑫零售開啟了線上燒錢之路。可惜線上流量增速進入尾聲,大卡司們都開始不夠吃,哪有余糧給新入局者,何況新入局者并沒有準備帶著改變線上痛點的使命,而只是想簡單復制就能來錢。連續燒了幾把,線上確實不怎么好玩。到2017年,包括步步高云猴網等都不燒線上了,反而線下大戰愈演愈烈。步步高連開幾十家門店,搶占物理網點。盒馬家錢多得跟米一樣,到處搶點。高鑫零售年內開店不到10家,開店數直接被甩出第一陣營,連續第四年開店數止跌無望。今年開店數量可能被打到解放前,創出十年來開店數新低。
實體零售要提高用戶規模最直接快速的方法就是不斷開店占領物理網點,最好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擴張不了的話,只能靠提高用戶活躍度,一般傳統零售是沒有這門功課的,只有被人搶的份,用戶活躍度不快速降低就不錯了,看看各家單店營收就知道了。
盡管高鑫零售的運營在業內有口皆碑,但出來的數據以及方向卻無法提振股東的信心,沒能贏得資本的青睞。時代在變化,流量在變化,運營的方向也在變化。在傳統運營精細化做到極致的同時,極致的巔峰卻也限制視野寬度,如何讓運營走出舒適區變得困難重重。高鑫零售的停牌無外乎引兵入關,沖擊現有體系,不破不立。記得上次停牌8.7元港幣,這次停牌8.6元港幣,高鑫零售白白耽誤時間走了個輪回。
上輪高鑫零售股東頻頻示愛互聯網三巨頭,但管理層承認有拍拖的只有蘇寧一家。盤中特停也顯示了股東層面與管理層對于戰況有不同的理解,但股東缺錢還是比較明顯的。差不多一年時間過去,高鑫市值并沒有給股東帶來驚喜,反而倒掛了一毛錢,想想恒生指數那個飛啊,股東的心吧嗒吧嗒的涼。
派系 |
阿里系 |
騰訊京東系 |
國資系 |
地方系 |
企業 |
三江購物 新華都 聯華超市 |
沃爾瑪 永輝 |
華潤 海航 |
步步高 家家悅 人人樂等 |
江湖派系基本開始成型,作為龍頭老大的高鑫零售要嘛繼續高舉高打做老大,要嘛選擇合縱連橫。另一大佬華潤系早已閉關修煉,試圖出關后能再度發功。在入主新美大后,霸氣依舊。海航系沒啥愛好,就是買買買,吃下順客隆后,海航系營收應該在300多億,準備沖400億,行業前五的目標估計不會改變。騰訊京東系選擇合作對象都是全國性超市,內外資各一家,接下來對于全國性企業需求并不迫切。阿里系選擇對象以區域性企業為主,聯華超市早已不是當年的聯華了。理論上來講,阿里更加迫切需要一家全國性企業來撐撐場面。
據前方戰報,阿里系已屯兵百億,準備進行地面收割。互聯網巨頭多次放言要全面實行降維打擊,甚至宣稱5年內結束新零售戰役,全面奴役地表生物。從互聯網巨頭祭出的首款攻擊型實驗武器盒馬鮮生來看,有一定的攻擊力,在一線城市投放后,殺傷力不錯。不過,地表戰隊對其反復解剖后,信服的不多。互聯網巨頭另一大攻擊型傳統武器撒錢入股,則殺傷力相當野蠻,不論入股三江購物,還是新華都,短期都產生核爆級殺傷力。以現在的戰況來看,很多地表實力戰隊不是倒在盒馬鮮生上,就是倒在互聯網巨頭的錢錢上。
高鑫零售運營實力再強,也很難逃脫股東愛錢錢。高鑫零售不愿意自己搖旗,那么納入互聯網巨頭陣營是遲早的事,只是投入哪家陣營的問題。以現有戰況來看,到阿里陣營當老大,不失為一個歸宿。假設阿里吃下高鑫零售,則標的物金額相當大,阿里不一定會像新華都那樣直接吃下股份,進行擴盤利益捆綁,以便盒馬鮮生輸出應是正道,阿里繼續當其老二路線。高鑫零售則借勢阿里開始反攻。
高鑫零售如果引入電商理念的話,對于現有的構造會產生強烈的體內排斥。以往以線下為主,現在要做到線上線下平衡,理念上很難接受。運營與物流平行,管理人員心理上不好接受。客服部全面拆分:資訊課前置,以往單一模式變成一個以線上運營為主的獨立強勢部門,APP、用戶運營等這些要玩得很6;企劃課前置,部分內容與資訊課重疊;倉管課前移,收銀課縮編……。客服部將會變陣最厲害的一個部門,其余三大運營部門則要轉身變小二了。
雖然前期可能獨立成立一家公司暫時采取體外合作,對于以精細化見長的大潤發,到底服不服,估計有得一搏。
當社會游戲規則發生改變后,高鑫零售轉型阻力會相當大。以往的堡壘商品,現在已經很容易被攻破了。體系大了,自下而上的反饋通道縮窄,反應速度變慢。在與區域性對手對抗中沒有以前那么明顯優勢。新的核心競爭力也未能及時構建起來。負責引流的客服部也有心無力,傳統的免費班車與DM單引流效果不斷弱化。線上截流、便利店截流以及社區店截流,使得大賣場輻射力變弱。如何對各類截流業態進行反掣肘,高鑫零售一直未見合適方向。基本盤不能有效鞏固,對應的掉粉率就會不斷增加,或者說叫顧客忠誠度越來越低。
網紅概念的崛起本質是培育顧客高黏性,用戶運營是新舊零售一個明顯區分,傳統零售只有顧客服務課,一般用來解決客訴,屬于后端維穩,前置引流作用基本不被傳統零售重視。
當社會發展進入不能自帶粉絲的零售都不是好零售,傳統零售體制就沒有新基因出現土壤,約翰奈斯比在《大趨勢》中說:“想賣東西嗎?首先你必須讓人高興,在今天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娛樂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舒適區很安逸,革自己又太痛,引第三方來催化可能是高鑫零售暫時最好的一個選擇。
- 該帖于 2017/11/18 21:19: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