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美線上線下業務的組織正式“合二為一”,實現融合。3月5日下午,國美互聯網零售控股公司總裁王俊洲表示,互聯網技術不是互聯網企業的專屬,實體門店同樣可以互聯網化,給顧客提供全過程、線上線下融合的體驗,用技術推動消費升級。
王俊洲說,國美新零售主要圍繞消費升級、消費個性化兩點。而消費升級又從產品高端化、提供系統化方案、服務增值“三管齊下”。“做好選品,把互聯網技術在零售終端、后服務環節應用,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這是我們理解的新零售。”
如今,全社會都在推新零售,但各家理解、做法并不一樣。阿里巴巴、京東都積極布局,加快向線下零售的滲透;蘇寧與各大地產商結盟、鞏固擴大線下入口,今年將新開5000家店;而國美則強化場景式的顧客體驗。
“國美將提供全場景的顧客體驗,已將互聯網運營與實體門店運營一體化,線上、線下渠道的采購一體化,營銷推廣也變為一個組織,這個零售模型是基于現實需求。”王俊洲說。
比如,標準商品在互聯網購買很便捷,但是中高端商品在互聯網購買往往會遇到困惑。像55英寸彩電的價格從2000元到19999元,冰箱的價格也從2000元到20000元,一匹空調的價格從1000多元到7000元,顧客在線上很難感到區隔,線下在中高端商品選購時更高效。所以,線上、線下融合可以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消費升級已經成為主要的增長動力。”王俊洲說,去年國內空調的銷量增長不大,但是空調的單價增長了14%-15%,一方面帶動整體銷售額的增長,另一方面促進了盈利的增長,所以格力、美的、海爾都取得很好的業績,國美2017年在空調銷售上也取得了好業績。
除高端化,成套化也是升級的方向。國美正在加快門店改造,增強場景化的顧客體驗,讓客戶了解中高端產品和整體解決方案。王俊洲說,國美門店已不只單一的空調、熱水器產品,而是展示全屋凈水、整體廚房、中央空調等成套方案,提高系統化的服務能力。
此外,服務也在升級。王俊洲介紹說,借助互聯網技術,用戶通過國美管家APP,就可以了解貨到哪里、何時安裝,并進行評價。“每天有3-4萬人對我們的服務評價,我們實現與顧客在后服務市場的全交互,知道哪些滿意、哪些不滿意,為優化服務搭建互聯網平臺。”
比如,物流工人把冰箱扛到五六樓后,提醒用戶一小時后才插電,滿意度有所提升。王俊洲說,“我每天打開電腦看用戶評價,這條評價重復度很高。所以,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才是消費升級,不只價格提高。國美2018年的戰略核心是‘能力創造價值’。”
他還舉例說,三星、LG在美國每賣一百臺洗衣機,配套賣出七十臺干衣機,而現在中國市場每賣一百臺洗衣機,只配套賣出一臺干衣機。所以,中國干衣機的市場潛力很大。“只要把握好選品,同時提供優質服務,實體門店的價值就會被認可。”
第一財經記者3月5日下午在國美上海長壽路店看到,商品出樣和陳列已經開始改變。比如,一樓除了手機、電腦,還有桿式吸塵器、凈水機等高附加值的新興家電;三樓增加了廚電與廚柜結合的整體廚房展示。據了解,像在國美旗下永樂漕寶路店,上萬平米的店面中,三分之一是成套方案體驗區,涵蓋全屋凈水、全屋地暖、中央空調、整體廚房、洗護中心等。
一位國美員工告訴第一財經,擴大家電家居解決方案的體驗區后,帶來兩個變化。一個變化是銷售的平均單價提升,像一套地暖產品就兩三萬元;另一個變化是經營思維改變,以前把冰箱、洗衣機、空調、彩電、3C數碼產品賣好就行,現在許多新興的品類和服務,會通過客廳、睡房等場景化展示的方式,進入國美門店,如尚品宅配的家居定制服務。
“你可以在國美門店下單,也可以在店內通過國美GOME的APP下單,只要是在這個地區送貨,都歸我們的業績”。另一位國美員工說,今年國美線上、線下業務的組織正式合二為一,業績考核也不再分線上、線下,而是按送貨地區來考核業績,方便顧客選擇。
顯然,不依靠線上、線下的差價,而是依靠服務增值,來黏住用戶、打開新的盈利空間,已成為大型連鎖商的共同選擇。春節前,蘇寧云商正式更名為蘇寧易購,考慮到今年蘇寧集團剛剛把物流、金融獨立出來,成為新增的兩大產業板塊,不排除將來蘇寧物流、蘇寧金融分拆單獨上市的可能性,而物流、金融正是服務增值的重點領域。國美這次在“黑色星期五”活動期間推出空調十免服務,包括免遠程安裝費、免安裝加長銅管費等,王俊洲稱“一天投入千萬元”,也是為了增強服務競爭力。
(來源:第一財經 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