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自《南方工報》
報道原文鏈接:http://epaper.grzx.com.cn/html/2022-06/01/content_25530.htm?div=-1
新華粵以技術先導科技創新引領“產改”提質增效
鼓勵自主研發、構建“研產銷”協同創新機制、設立高效人才激勵機制……近年來,廣東新華粵石化集團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新華粵”)技術研究院積極響應“產改”要求,以技術先導科技創新為引領,加速向精細化工新材料轉型發展,成為新華粵深化“產改”的一個縮影。
打造人才成長的廣闊舞臺
在新華粵技術研究院,有一批“匠人”,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匠人精神”。在“零經驗”的情況下,該院技術骨干大量查閱國內外各類資料,設計可行的研發路線和實驗方案,用實驗數據證明其可行性、創新性和打破技術壁壘。
張任熙就是其中一名“匠人”。不過,比起“匠”人,他更樂意稱自己為“犟”人。也正因為他的“犟”,面對研發過程中一次次實驗的失敗,他加班加點、日夜兼程,全身心放在實驗臺上,克服重重困難,終于攻破難題。看著成功的實驗成果數據,他才如釋重負,展出笑容。
“通過自主研發,我們成功實施了抗氧劑、UV活性單體、香料等精細化工產品實現工業化,產品質量達到國外高端產品水平,多個產品完全替代進口。”張任熙表示,團隊著力向環保、新材料、大健康等領域發展,以自主研發技術建成了綠色表面活性劑項目并已順利投產,助力公司產業鏈向“高精特新”綠色化工高質量轉型升級。
張任熙在研發崗位上先后負責多個項目的研發和成果轉化應用,從項目的實驗室小試、中試到工業化生產應用,他在這些歷練中得到成長,現在已成長為新華粵希必達公司的副經理,成為公司技術骨干之一。
構建“研產銷”柔性組織“鐵三角”
以客戶市場為導向,聚焦客戶痛點,構建研發、生產、營銷“研產銷”協同創新機制。通過協同合作,技術研究院短時間內實現異壬醇副產品綜合利用系列技術突破,先后建成了十二烷基酚及其聚醚生產裝置(屬國內首套、全球第四套生產裝置)、雙子型表面活性劑生產裝置(屬國內首套生產裝置),解決了國外大公司難以精細化利用該資源的難題,為提升我國烯烴資源深度優化綜合利用水平開辟了一條新路。技術研究院現有多項自主技術研發項目解決了行業相關共性難題,攻克了國際卡脖子技術,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在項目落地工業化期間,技術骨干成為了項目順利推進的“護航手”,加班、連班,“5+2”“白+黑”是他們的家常便飯。在裝置出現產品指標不穩定時候,他們積極思考,及時地解決問題,保障裝置長期平穩運行。產品在市場推廣過程中,針對客戶反饋的產品指標問題,他們進一步完善產品的分析項目,同時調整工藝參數,使得產品指標得到優化,產品品質滿足市場客戶的需求。
營造“共創共擔共享共成長”氛圍
為激勵人才,新華粵建立了“崗位工資+績效獎勵+津貼+項目產業化效益提成”“事業合伙機制”“股權激勵”三大模式相結合的高效人才激勵機制,激活研發骨干心無旁騖扎根技術一線貢獻智慧。
新華粵集團將繼續借力“產改”東風,堅持創新、務實、肯干,發揮新時代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挖掘全員潛力,追求技術創新及產品升級,向產業鏈高端化、綠色化發力,積極謀求細分領域的“單項冠軍”或“隱形冠軍”,致力打造“全國化工裂解C8以上重組分深度優化綜合利用頭部企業”。
(作者:集團 卓春霞)
主辦:廣東新華粵石化集團股份公司
地址: 廣東省茂名市油城四路18號
郵編:525000
聯系電話:0668-2245686
網站備案號: 粵ICP備1806586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