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制轉載請注明出處,否則后果自負!)
產品同質化嚴重,價格戰激烈利潤下降成為當下零售業普遍的現狀,為了進行差異化經營,實現利潤的提升,越來越多的零售商開始自有品牌的開發。日前,萬達集團和王府井百貨紛紛宣布進行自有品牌的開發,王府井百貨還稱,自有品牌業務已有架構性準備,近期將推出具體規劃。此外,銀泰百貨、沃爾瑪、華潤萬家、凡客誠品、當當網等百貨、超市和線上零售商都已經開發了自有品牌。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為了降低成本,提升毛利率,開發自有品牌是零售商合理的選擇。零售企業自產自銷,省去了中間代理銷售等諸多環節,降低了流通環節的成本,優化了供應鏈,從而達到產品的低成本化。此外,自有品牌的銷售并不涉及進場費、廣告費等收費項目,使得自有品牌在與其他品牌的競爭中處于明顯的成本和價格優勢。在規模化生產和銷售過程中,實現了規模效益,降低銷售成本,提升了毛利率。
另一方面,零售商進行自有品牌的開發,有利于打造自身品牌形象和提升公司形象。由于自有品牌在設計、原料、生產到銷售都由零售商全程控制,零售商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生產的產品,保證產品的質量。此外,零售商能有效的把控成本,形成了對產品定價的浮動選擇權。在質量保證和價格優惠的情況下,零售商利用自有品牌快速的占領市場,從而打造出自身品牌形象。
然而,打造自有品牌,提升公司形象并非易事。首先,開發涉及自有品牌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市場的反應卻是未知之數,無疑提升了開發與運營成本,也加大了對資金鏈的考驗;其次,自有品牌只有在規模化的生產與銷售才能達到利潤的上升,這要求零售商必須有廣闊的銷售渠道,對連鎖規模不足的零售商照成銷售風險;再次,長期以來,百貨業通過聯營的方式,以收取租金和聯營扣點獲取利潤,先天性的缺乏零售經營能力,更缺乏買手團隊等專業性人才,開發自有品牌,在技術和人才方面也是零售商的短板。
前瞻網指出,零售商開發自有品牌并強化供應鏈管理,實現從聯營向自營模式的轉變是行業發展的趨勢。這必然需要零售商在人才、技術、資金和銷售渠道上做好準備。此外,塑造自有品牌,提升品牌形象,關鍵在于產品的定位和市場需求的捕捉,一味以自有產品的低價格去占領市場,無疑最終會損害自身的品牌形象,不利于零售商長期的發展。
資料來源:前瞻網:2013-2017年 中國零售行業業態發展趨勢分析報告,百度報告名稱可看報告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