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3-2017年中國零售行業業態發展趨勢分析報告(百度可以查看)分析,如果我們參考發達國家經濟發展規律的話,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消費都會成為主體。
以日本為例,上世紀80年代后經濟低迷,但消費卻在不斷上升,特別是90年代,當二戰后的第二代消費者成為消費主力的時候,消費相當旺盛。縱觀中國經濟的發展,歷程和發達國家是比較相似的,必然會出現新的年輕一代儲蓄率下降,總體消費上升的趨勢。這樣,雖然整個經濟會進入一個相對中速增長的階段,但是我覺得消費仍將會有很大的提升。
在這個背景之下,前瞻網認為中國未來的零售業,除了商品、營運等基礎工作之外,還有三個發展的趨勢,或者說三個值得關注的方面。
-----------------------------------------------------------------
首先是行業的整合。目前中國的零售業整體還比較散、比較碎,中小企業比較多。每一個企業的規模都還不足以支撐這個企業長遠的發展,所以跨區域的整合,一定是未來中國零售商做強做大的一個重要手段和趨勢。
-----------------------------------------------------------------
其次是業態的創新。中國城市可開發土地資源的稀缺,導致了物業成本的高企,而且未來會不斷上漲,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舉例來說,大賣場、或者說經營非食品的一些零售業態有可能出現增長緩慢的情況。下一步,面積適中的、更能抓住消費者需求,品類特征比較明顯和便利的一些零售業態可能成為零售業的主要業態,或者說是比較賺錢的業態。
-----------------------------------------------------------------
第三是零售布局的調整。中國的城鎮化進程正在加速,中國的城市人口也在發生遷移,未來的城鄉結合部或者郊區可能會成為城市消費的主力區域。原來的零售布局還是集中在傳統的人口密集區和傳統專業網點比較明確的地方,隨著人口的變化不可避免存在一個什么是郊區業態的問題,郊區業態可能跟城中業態不太一樣,未來的郊區業態是零售布局的一個方向。
經濟不景氣,對于零售商短期來講,最保險的是提升自己的運營管理水平,但是更多的應該把眼光看長遠一點。如果目前政府的很多改革的思路都能夠有效落實的話,大中型零售商應該要加強自己對于戰略整合機遇的把握能力。
另外就目前的情況看,大家都在談全渠道,我認為對于傳統零售商來說,全渠道應該先做存量,然后再做存量之外的增量,就是把我們現有的業務存量能夠通過電子的方式,讓消費者有更好的體驗。所謂全渠道發展,一定要在牢牢的把握住現有客戶資源的基礎上,再開發新的客戶資源。
未來對于零售規模的定義可能會發生變化,過去零售規模的定義是有多少家店,未來零售規模的定義是有多少忠實的消費者,而且這個消費者不是說他走到我門前買東西就是我的消費者,而應該定義為我真正知道他是什么樣的人、喜歡買什么樣的東西、有什么樣更好的東西可以推薦給他、他對我有相當的忠誠度,這樣才叫一個真正的消費者。
---------------------------------------------------
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