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來打去 還是美團穩贏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獨孤依風
最近,美團交出了二季度成績單:營收918億元,同比增長11.7%,但經調整凈利潤為14.93億元,同比下滑89%。這一組看似矛盾的數據,恰恰反映了當前外賣市場的激烈戰況——短期內各家平臺燒掉小1000億,阿里宣布加碼500億,二季度銷售和市場營銷費用達到531.78億元,比2024年同期費用增加了204億。自由現金流則減少了350多億。京東新業務在二季度虧147.77億元,市場營銷費用270億,多了151億。
有時候,利潤下滑不是衰落的信號,而是戰略選擇的必然結果。當競爭對手大舉投入價格戰時,美團選擇了正面迎戰。第二季度,美團銷售和營銷開支同比上升51.8%,達到225億元,同比增加77億元。這些真金白銀的投入,都是為了捍衛市場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下,美團的基本盤依然穩固:月活躍用戶突破5億,用戶年均交易頻次創下歷史新高,即時零售日訂單量峰值突破1.5億單。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短期業績波動不能定義一家企業的價值,基本盤的穩固才是長期致勝的關鍵。
一、透視外賣大戰:沒有贏家的消耗戰
回顧商業歷史,還沒有哪家企業是靠燒錢燒出終極勝利的。
這場燒錢大戰,客觀上加速了用戶習慣的普及——很多原本不點外賣的人,因為紅包和優惠走進了外賣生態。但行業的“囚徒困境”也隨之出現:誰先收手,誰就可能丟失份額。財報顯示,二季度美團核心本地商業的經營利潤同比下跌75.6%。這不僅是美團面臨的挑戰,更是整個行業的困境。
美團CEO王興在業績會上坦言:“我們堅決反對內卷,但競爭持續且更加激烈,我們將繼續盡自己的努力捍衛市場地位。”值得思考的是,當企業陷入無休止的資源消耗,也就失去了推動服務創新和體驗升級的能力。最終受損的,是行業整體的健康與價值。
盡管各方投入巨大,市場格局卻未發生根本動搖。根據瑞銀最新報告,美團、餓了么和京東的市場份額分別為65%、28%和7%。巨額資金只不過讓市場份額輕微浮動,并沒有改變行業的基本盤。
一個殘酷的現實逐漸清晰:當前補貼多集中于茶飲等彈性品類,雖然短時間內制造出大量訂單,卻很難持續。人可以因優惠一天喝五杯奶茶,卻不可能因此吃五頓正餐。更關鍵的是,茶飲與正餐對配送的要求有本質差別——用戶或許能容忍奶茶晚到,但很難接受午飯延誤。短時爆量沖擊之下,真正經得起考驗的,是美團這樣長期積累下來的履約穩定性和運力韌性。7月份,美團即時零售的日訂單峰值突破1.5億單,但全量配送訂單的平均送達時長仍穩定在34分鐘。
此外,外賣價格戰也產生了連鎖反應。線上消費因補貼極具性價比,間接沖擊到店消費市場,各平臺到店業務增長也會受到一定程度影響。
市場大多把視角局限在外賣大戰內部,實際上往全局和長遠去看,各家公司都需要思考短期的競爭之后,未來該怎么布局,比如阿里和京東都需要面對拼多多的競爭壓力。這場外賣大戰只是中國互聯網競爭的一個縮影,企業戰略需要全局思維,不能只盯著一個戰場。當所有資源都投向價格戰時,其他業務的發展必然受到影響。如何平衡不同業務線的資源分配,是企業管理者需要深思的問題。
最終能贏得市場的,一定是那些能持續提供穩定履約、豐富供給和優質體驗的平臺。美團是從“千團大戰”中廝殺出來的公司,在即時零售領域有多年的積累和運營底蘊。從當前局面來看,它仍然保持著明顯的競爭優勢。
二、透視零售本質:回歸基礎的商業邏輯
無論競爭多么花哨,零售業的本質始終未變:好商品、好價格、好服務。
在激戰正酣的二季度,美團依然保持著用戶規模的穩定增長,年均交易頻次也不斷攀升,7月即時零售日訂單峰值突破1.5億。這些數字背后,是用戶真實的選擇與信任,是平臺無法被輕易替代的價值基礎。
王興在電話會中強調,“要做好零售,核心還是要回歸基礎。”這句話看似樸素,卻道出本質。真正的護城河,不是補貼額度的比拼,而是用戶習慣與體驗的深度綁定。當消費者已經習慣34分鐘送達的平均時效,這種便利性就構成了極強的粘性。
在漫天撒券的喧囂中,美團閃購的表現令人眼前一亮:618大促期間,平臺上的手機、白酒、家電等高客單價商品成交額增長達2倍,成功助力近百萬實體商家服務超一億用戶。二季度,美團閃購實現強勁增長,消費場景從食雜向3C數碼、美妝母嬰等品類全面延伸。這說明,消費者是理性的。補貼可以引來嘗試,但留住用戶的永遠是實實在在的價值。
除此之外,美團還在做一些“不那么熱鬧,但很重要”的事。
食品安全是餐飲行業的生命線,美團在持續推動“明廚亮灶"和建設“浣熊食堂”。財報顯示,今年2月以來已有11.7萬家商戶在美團開通了“明廚亮灶直播”,預計到2025年底將超20萬家商家加入。
這些舉措可能不如價格戰那樣引人注目,但卻體現了對行業本質的深刻理解。企業要想走得遠,就必須把基礎打牢。這些投入雖然短期內看不到直接回報,但長期來看,卻是構建競爭壁壘的重要一環。當行業回歸理性時,這些基礎建設的價值就會顯現出來。
平臺經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平臺上各個參與方的共同成長,美團通過助力金等方式支持商戶。截至今年7月,美團助力金已覆蓋30余萬餐飲商家,近半數美團商家反饋“小店訂單量顯著增長”,四成商家的收入明顯提升。到年底還將新增覆蓋超10萬家餐飲小店,單店助力金最高可達5萬元。
這種做法體現了一個重要理念:只有讓生態伙伴獲得增長價值,平臺才能獲得持續的成功。平臺的健康發展,必須建立在商戶健康發展的基礎上。
從千團大戰到外賣大戰,美團之所以能一次次從競爭中走出來,靠的不是資金規模,而是對商業本質基礎的堅持。這是一種經歷過生死考驗的生存智慧。
三、透視長期主義:超越競爭的戰略布局
優秀的企業,看的從來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長遠的價值創造。
美團在騎手保障上的持續投入就是一個例子。自7月1日起,美團已在17個省市為全體騎手全額繳納“工傷險”。騎手養老保險補貼計劃也將在年內推廣至全國,預計覆蓋超過百萬騎。
這些舉措短期內會推高成本,但長期來看,卻是構建健康生態的必要投入。企業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從來不是對立關系,而是相輔相成。能照顧好生態中的每一個參與者,平臺才能持續繁榮。這種長期主義思維,往往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形成差異化優勢。
國際化是很多中國企業的必然選擇,也是跳出內卷的路徑之一,但這條路并不好走。美團在國際化上持續取得突破,旗下國際化外賣品牌Keeta在中國香港市場進一步鞏固領先地位,在中東市場已覆蓋沙特20個城市并正式登陸卡塔爾,在中東市場的訂單量和GTV繼續增長。
出海成功的關鍵在于本地化能力,而非簡單的模式復制。不同市場的消費習慣、文化背景都存在差異,需要企業深入理解當地市場,做出針對性的調整。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時間,但卻是必須經歷的階段。
科技創新,是企業長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財報顯示,二季度美團研發支出達63億元,同比增長17.2%。尤為值得一提是無人機,截至2025年6月底,美團無人機已在深圳、北京、上海、廣州、香港、迪拜等6個城市開通64條航線,累計完成訂單超過60萬單。雖然這些創新業務短期內難以產生明顯收益,但卻是企業保持長期競爭力的重要保障,代表的是企業對未來的布局和信念。
分析美團這份財報,最大的啟示或許是:在商業世界中,最難的不是進攻,而是在誘惑與壓力面前保持戰略定力。當整個行業陷入非理性競爭時,能回歸基礎、堅守核心的企業,才有可能贏到最后。
企業的價值,從來不體現在一時利潤之上,而在于它能否持續為用戶、商戶、騎手創造真實價值。喧囂褪去后,消費者最終選擇的,依然是那些商品豐富、配送靠譜、價格實惠的平臺。這些看似普通的基礎要素,恰恰是零售業永恒不變的真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