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飯店:成長背后的理智思索
來源:
聯商網
2004-05-12 15:04
當前,國內民營飯店正處于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一些在制造業、建筑材料加工業、房地產開發業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的佼佼者,以其豐厚的資本原始積累和多方融資等手段,把業務范圍延伸到旅游飯店業,以新建、收購或租賃國有飯店等方式,在新的領域里實行了產權擴張,加入了旅游業激烈競爭的行列。
如今,民營飯店已經撐起了飯店經營的半壁江山,在讓人們看到民營化的眾多優勢的同時,所帶來的一些問題也是不得不正視的。
民營飯店逐步壯大
廣東東莞眼下的飯店數量之多已經引起了業界廣泛的關注:在我國還有好幾個省沒有五星級飯店的時候,作為一個地級市的東莞的五星級飯店卻已達到了9家,四星級飯店達到了15家,三星級飯店更是達到了28家,加上二星級和一星級的飯店,東莞的星級飯店總數已達到了75家。東莞星級飯店的數量和檔次在全國地級市中穩居第一。
蓬勃發展的東莞飯店業,為東莞市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帶來了積極的影響。作為地方的標志性建筑,飯店是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可以改善當地的投資環境,同時,東莞飯店業為東莞市數萬家中外資企業頻繁的商務活動和商務旅游提供了保障,也為東莞觀光度假休閑旅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帶動了東莞市經濟的發展。
更加引人注意的是,在東莞飯店業中170億元的投資,絕大部分都是民營資金。民營資金介入東莞飯店業有著眾多的原因:當地給投資者的眾多優惠政策以及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等,但最后的結果是一定的———東莞飯店業中占絕大部分的民營資本,已經成為市場成熟的標志,同時也帶來了當地經濟的繁榮。
在改革開放的市場環境下,國有飯店主要還是靠“吃政府”,即作為各級政府的“接待站”,帶有很強的計劃經濟的特征。目前,國有飯店客房數量占我國飯店的60%左右,可是效益只占20%左右,相比之下,占8%的非公有飯店卻占了市場份額的25%,占了效益的80%。
業內人士指出,非公有飯店是由外資和民營資本兩個部分組成,它們占據了“高”和“低”兩頭市場的大部分。從格局上分析,大飯店主要是外商投資企業,占領了全國各大城市,而國內私營個體的小飯店更是遍地開花,主要靠價格低廉、服務周到吸引了國內中低層次客戶市場,生機勃勃。
在過去的幾年中,民營資本對飯店產業的介入處于加速增長的態勢:一是部分有著房地產背景的民營企業向高星級飯店滲透,如北京的世紀金源大飯店以及廣東省東莞市的大批高星級飯店;二是部分較早介入飯店業并產生了一定規模積累的民營企業開始走集團化發展之路,如浙江的開元旅業、上海攜程旅行網、北京的中江之旅,以旅游房地產業態著稱的杭州宋城集團也屬于這類范疇。
與此同時,民營資本對于未來的發展也充滿著信心。開元旅業集團副總裁陳燦榮就曾表示,比起國際酒店集團和國有酒店集團,我們還有體制上的優勢和本土化的優勢,這是我們快速發展的基礎。相對國有飯店集團,民營飯店集團具有更靈活的經營管理機制與體制和更好的快速應變能力;相對國際飯店集團,民營飯店集團更熟悉中國市場,具有良好的國內市場把握能力。
集團化運作的先天優勢
我國的旅游飯店業產業集中度低,缺乏規模經濟效益是現實。業內人士認為,要走出我國旅游飯店業競爭激烈、經濟效益低下的不利形勢,一個很重要的手段就是實行規模化經營戰略,加快集團化運作。
集團化是規模化經營的主要運作模式。我國的旅游飯店業集團化的進程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1984年到1985年,上海相繼組建了華亭、錦江、新亞和東湖4家以飯店和服務業為主的企業集團。但歷經20年我國旅游飯店的集團化程度還是比較低。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管理學院秦宇認為,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在我國,由于按照一般的集團化思路進行飯店集團化重組,在現有的產權制度下,只能將某一系統、某一地區內歸屬于直接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所有的飯店以資產紐帶進行重組,形成飯店集團。后果之一是各個大型飯店集團的所有飯店都集中在同一地區。
而在國外的實踐中,沒有任何一家飯店公司將所有的飯店全部建立在單一地點,普遍的做法是根據目標顧客群最常光臨的“門戶城市”的布局來分布自己的飯店,只有當飯店公司在足夠多的“門戶城市”的布局來分布自己的飯店,只有當飯店公司在足夠多的門戶城市形成網絡型布局,才可以認為飯店組織的規模能夠形成規模經濟。
對于民營飯店來說,“以行政權力為紐帶,由政府撮合飯店集團化”的情況并不存在,這也是他們的先天優勢,靈活的發展模式更加有利于他們的發展。
開元旅業集團曾經在2003年3月獲選過由中國旅游飯店業協會評選的“中國飯店業集團20強”,其中12強為國際飯店集團,國內飯店管理集團為8家,開元旅業集團是國內8強之一。陳燦榮表示,作為民營飯店集團,集團的發展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
首先,隨著開元名都大酒店、千島湖開元度假村、上海開元新都大酒店的陸續建成和通過對集團酒店進行委托管理,在2005年將會擁有10家以上酒店,連鎖格局初步形成。同時,通過發展中等城市的高檔酒店,逐步形成由浙江向全國輻射的格局。
其次,在“以旅游飯店業為主導產業,實施連鎖化經營,同時積極進行房地產開發,以促進主導產業的快速發展”的方針指引下,集團已成功地開發了杭州開元名都、杭州千島湖開元度假村、上海松江新都等高檔綜合性物業,大大加速酒店產業的發展。
專家認為,民營飯店如果能夠建立起一個由利益相關者組成的以產權多元化為基礎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便可對飯店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并且,通過有效的“管理合同”,界定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的關系,建立完善的以董事會、監理會和職業經理人既合作又制衡的公司治理結構,就一定能把飯店真正建成現代化的企業。(中華工商時報)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