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集團中國路線的漸變 易初蓮花延遲開業不斷
毫無疑問,這顯然不是名列世界500強的跨國企業所應有的一種做派!進入2005年8月,筆者在山東青島仍未發現泰國正大集團旗下易初蓮花連鎖超市如期開業的種種跡象。而早自兩年前開始,易初蓮花青島浮山店預期2005年5月開業的消息便不間斷地向外界傳出。如今正應了一句熟語“雷聲大雨點小”。
既為“預期”,那么一家門店延期開業實在無可厚非,問題是幾年來易初蓮花的新設分店似乎總在修改開門迎客的日程表。不止在青島,目前易初蓮花上海楊高中路店,因距離家樂福聯洋店只有400米(違反了3公里商圈內不得重復開設大賣場的規定),“挑恤性”開店引起家樂福的強烈不滿,也不得不延緩正式開業日期。
另外,筆者也曾見證易初蓮花在江北的第一家門店——泰安泰山廣場店的開業。其時,易初蓮花“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花期”,委實令人敗興。
“2005年底前,投資40-50億元在中國開滿100家超市。”這便是易初蓮花從2003年開始高調提出的“三年‘百店計劃’”。雖然近階段易初蓮花決策層不斷強調加快擴張步伐,但從目前狀況來看,能否如期實現還是未知數。說到底,這關系到其作為跨國零售業巨頭在中國的信用形象。
正大集團中國路線的漸變
正大集團是泰籍華人謝易初、謝少飛創辦的知名跨國企業,在中國以外稱作CharoenPokphandGroup(卜蜂集團)。“正大”之名之所以為國人逐漸熟悉,與其涉足傳媒大有干系。《正大綜藝》是正大集團與中央電視臺攜手制作的一檔雜志性綜藝節目。節目自1990年開播至今,創造了輝煌的收視成績,長期高踞中央電視臺十大最受歡迎的節目之列。
當然,傳媒遠不是正大集團的主業。經過80多年的發展,正大集團形成了以農牧、水產、種子、電信、商業零售為核心,石化、機車、房地產、國際貿易、金融等共同發展的業務格局。就其規模,正大官方網站提供的數據稱,集團業務遍及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下屬400多家公司,員工人數近20萬人。
正大集團是1979年進入到中國的,是先在深圳注冊的第一家外資企業。至今“在中國投資額近40億美元,設立企業213家,遍及青海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區,員工人數超過80,000人,年銷售額超過300億人民幣。”
從1997年,正大將其在泰國取得的易初蓮花購物中心的運作經驗引入中國。正大集團目前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是因其宣布易初蓮花領先其它跨國零售業大鱷于“年中將全面實現獨資”,自然也不忘重申“加快在華擴張步伐”。
零售業是我國加入WTO后最先全面開放的行業之一,如今3年保護期已過。根據我國加入WTO的承諾,外資零售企業在中國內地開店將沒有股權比例、開店數量與開店區域的限制,允許設立外資獨資商業企業。
正大在山東濟南的獨資超市已然開業。據正大集團內部人士透露,公司在上海、北京、廣州三地的合資公司回購中方股權的工作也基本完成,今年上半年易初蓮花所有超市將在中國實現全面獨資。
有中國社科院專家此間表示,外資零售企業在實現獨資過程中,可能會付出較高代價,但從長遠利益看,隨著企業規模的拓展和市場占有率的提高,高速成長所帶來的高回報,對于沒有了中方股份的外資企業,益處顯而易見。
總結正大集團20幾年來所走的中國路線,一直為自己戴著“一頂高帽”。比如說,正大集團的兩位創始人和第二代經營者都“有著血濃于水的中國情結”,多年來一直關心和支持中國的發展;又比如說,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后,正大集團積極響應中國政府的號召,率先進入中國投資,并始終堅守“對國家有利、對人民有利、對公司有利”的“三利”原則。
而現在呢,在中國實現全面獨資,無疑是把“三利”原則中最后一個原則“對公司有利”放在了第一位。當然,追求公司利潤最大化,自是各個企業的終極目標,實屬正常行為。但從中傳遞出的一個信息是,正大在中國的投資經營,高調歸高調,但無從掩飾其“趨利”本質。其另外一個佐證便是信用形象美譽度的下降。或者說,前者導致了后者的出現。
(《商界》)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