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超市福州多家店“四舍五入”結賬 被投訴
“超市四舍五入收錢,累積下來不是多收了我們錢么?”昨日,家住閩侯的董女士致電本報968111反映,永輝超市閩侯甘蔗曇石山店,無論是單筆稱量結算,還是最后結賬都采取“四舍五入”算法,覺得不合理。
據了解,福州多家超市在結算時基本實現了“棄分讓利”原則,也就是說,對消費者不滿0.1元的金額,收銀系統在結算時自動省去。
市民:單品價就“四舍五入”
昨日上午,董女士到閩侯甘蔗的永輝超市曇石山店購物。她注意到一個現象:不少蔬菜、水果、海鮮的單價都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但結算時,超市得出的單品價卻只到小數點后一位,多余的都被“四舍五入”了。
董女士舉例說,她買了0.342kg的金針菇(13.96元/kg),原本是4.77元,最后超市結賬時算4.8元。買了0.64kg的茼蒿(7.96元/kg),原來是5.0944元,被“五入”到了5.1元,其他的幾樣東西也是按同樣的算法。
“很多地方是在最后收銀時才四舍五入,而不是在單個商品上調整價格。”董女士表示。
超市:縣城門店應據實結算
記者了解到,2008年初,福州市物價局曾組織三個專項檢查小組,對市區17家大中型連鎖超市的價格執行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并曝光了6起價格違法案件。其中,永輝黎明超市擅自四舍五入,變相多收價款被查處。也就是從那時起,永輝超市對當時福州城區30多家門店進行電腦升級,無論是單筆稱量還是最后結賬,都實行棄分讓利。
“城區超市每天的業務量很大,如果真的按實收實付,每天就需要很多分幣,而銀行方面很難兌換出如此大量的分幣。”永輝超市相關負責人說,但縣城的情況不同。縣城的門店不多,需要的分幣量也不大,銀行方面可以滿足需求,所以縣城門店采用的是據實結算制度,是多少錢就多少錢。不過,一般情況下為方便起見就四舍五入,如果消費者不愿意,可到服務臺結算分幣。
(海峽都市報 記者 邱也栩)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