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越來越需要MAIA ACTIVE了
出品/源Sight
作者/安然
安踏幾乎成了所有服飾品牌的“緋聞對象”。
8月28日,針對市場上流傳的可能收購加拿大鵝的傳言,安踏在港交所發布公告,澄清公司并非該潛在收購的一方。兩天前,又有市場傳言稱,法國皮諾家族正考慮出售29%的彪馬股份,安踏是潛在競標者之一。對此,安踏的回應是“不評論市場傳聞”。
“世界的安踏”多品牌版圖正加速擴充。今年4月以來,安踏新購入、投資、有潛在交易傳言的品牌至少5個。其中既有大眾戶外狼爪,又涉及專業運動銳步;既有韓國潮流的MUSINSA,又牽扯德國經典的彪馬。若全部拿下,差異化、可復制的并購策略將成就新的行業巨無霸。
但外部品牌逐漸膨脹的同時,安踏也似乎將集團多品牌、差異化的運營準則完全代入主品牌經營之中,品牌被極致細分,超5種類型門店囊括了時下熱門領域,如大眾運動、精英戶外、年輕潮流等,托舉主品牌之心昭然若揭。
而目前,從整體收入、毛利等數據看,安踏主品牌增長水平均落后于FILA與迪桑特、可隆所在的其他分部。想要凸顯多類型、差異化的優勢,安踏主品牌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安踏家族多線增長就位
安踏的并購之路讓新增種子無窮匱也。
截圖來源于安踏集團財報
近日,安踏在港股四大運動鞋服集團中壓哨發布2025上半年業績。根據中報,安踏集團2025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4.3%至385.44億元,經營利潤同比增長17%至101.31億元。
其中,曾經的現金奶牛、集團第二增長曲線FILA品牌,2025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8.6%至141.82億元,經營利潤同比增長5.5%至39.35億元。對前兩年遭遇失速陰霾,超過百億營收體量的品牌來說,能保持一定增長已屬不易。安踏內部對FILA的期待,已從加速帶動集團增長回歸到企穩保增的狀態。
被集團內部視為第三增長曲線的所有其他品牌分部,尤指迪桑特與可隆,在2025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61.1%至74.12億元,經營利潤同比增長78.8%至24.58億元。根據流水數據,2025年第二季度,迪桑特同比增長超40%,可隆同比增長超70%。
這幾年,新成員們逐漸從FILA手中接過高增旗幟,按照此前規劃,集團準備將迪桑特和可隆打造為旗下第三個年收破百億品牌。不過,盡管如此,安踏集團的第四、第五增長規劃也已排上日程。
今年4月,安踏發布收購德國狼爪的自愿性公告,6月初宣布完成收購。主打泛戶外運動的狼爪,被安踏視為補足集團內部大眾戶外缺口的重要拼圖。在耗費21億元收購后,安踏又任命原亞瑪芬大中華區總裁姚劍為狼爪總裁,負責品牌全球業務運營,集團對狼爪、尤其對拓展大眾戶外領域的重視程度不言而喻。
除此之外,從2023年10月被收購至今,女性運動品牌MAIA ACTIVE終于首次登上集團財報。MAIA ACTIVE主要聚焦女性瑜伽產品,被外界視為安踏在女性運動尤其瑜伽垂直領域的重要補足。
截圖來源于安踏集團財報
根據中報,安踏集團預估到2025年年底,MAIA ACTIVE將新開最多10家門店,開店增速最高在20%。其他的,FILA下半年門店將增加46-146家,開店增速最高在7.1%;迪桑特將增加19-29家門店,增速最高在12%;可隆將新增1-11家門店,增速最高在5.5%。
在規模擴張上,MAIA ACTIVE或是年內安踏內部進攻最猛最具潛力的新品牌。
主品牌還要添一把火
與以上的一眾新增勢力,包括已經漸趨保守FILA相比,安踏主品牌也需要給自己加一把火。
根據財報,2025上半年,安踏品牌收入同比增長5.4%至169.5億元,毛利同比增長2.2%至93.08億元。但縱向看,2023上半年與2024上半年,安踏品牌收入、毛利增速分別為6.1%、13.5%和7.5%、15.1%,均高于目前水平。
根據《中國企業家》的報道,安踏品牌CEO徐陽今年2月份曾表示:“2025年,安踏將一騎絕塵”,同時其提出“品牌向上、價格向下、市場向外”的增長策略,認為只要品牌影響力提升,市場自然會取得成功。
截圖來源于安踏集團財報
細分看,安踏品牌為切入各類細分市場做了詳盡布局,其新業態主要包括安踏競技場級、安踏殿堂級、安踏作品集、安踏冠軍、超級安踏、安踏零碳使命店、安踏校園、靈龍店等。
但另一方面,除了超級安踏接近優衣庫、迪卡儂的“大而全、質價比”定位,以及安踏冠軍鮮明的“專業戶外”定位吸引部分消費者注意力外,其他新業態,例如展示完整商品陣容的安踏競技場級、滿足消費者對優質產品需求的安踏殿堂級、契合年輕消費者追求的安踏作品集等,似乎仍處在成長期,而由于品類過于細分,部分消費者也會對其定位產生模糊感。
截圖來源于小紅書
盡管在單品牌下開辟差異化路線的效果不夠顯著,但安踏的新業態還在持續推進。
截至今年上半年,這些新業態門店總共開設359家。由于門店基本布局于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商圈位置,面積也普遍更大,這些新業態的開店成本也高于普通門店。
除此之外,安踏在財報中提到,集團會在低線城市及縣級市場開展“燈塔店計劃”,逐步以更具規模與體驗感的大店逐步替代部分原有門店。
同時,安踏推進的全球化戰略,除深耕東南亞市場外,也在加快拓展美國及中東市場。今年6月,安踏品牌入駐“全球最尊貴住宅區”比弗利山莊;9月,這家毗鄰香奈兒、愛馬仕的北美首店將正式營業。
安踏致力于以全面多元、尤其偏向高端的品牌形象獲得影響力提升,以此取得市場成功。但同時,其市場投入也將不斷增加。
此外,如何做好庫存管理也是安踏需要考慮的問題。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安踏集團平均存貨周轉天數比上年同期增加22天至135天。
目前來看,手握差異化的多品牌協同運營這一法寶,安踏集團在運動鞋服世界幾乎所向披靡,而如何學會將集團內部可復制的商業神話,落在單品牌身上,也是安踏需要學習的課程。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