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又遭山寨 山寨店市場廣闊不收渠道費
盡管法國零售巨頭家樂福還沒有進駐安徽阜陽,不過掛著“家樂福”字號的李鬼店已經在當地遍地開花。為了維權,家樂福日前將開設李鬼店的安徽家樂超市連鎖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指控家樂下屬超市的店名、購物袋和價簽等處非法使用家樂福的中文商標。要求被告更換名稱并賠償相關經濟損失人民幣600萬元。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家樂福此前并沒有進入阜陽,但選址時卻發現當地已經有了160多家使用“家樂福”商標的門店,而且這些李鬼店并非家樂福單店1萬多平方米的大賣場業態,而是小型便利店,當地所有李鬼“家樂福”門店加在一起的面積只有2萬多平方米。
家樂福中國區方面昨日表示,此前在全國其他地區其實也發現過類似假冒家樂福的零售店,但都是散兵游勇,像這次在一個區域內如此大規模的假冒店也是首次看到。
資料顯示,被告安徽家樂超市連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1月11日,最初登記使用的企業名稱為“安徽阜陽家樂福商貿有限公司”,2009年8月17日,“家樂福”商貿公司將其企業名稱變更為家樂公司,繼續保留并使用與原告家樂福商標相近似的“家樂”文字。其下屬超市,在店名、招牌、店面、門牌、促銷條幅、價簽、銷售票據及購物袋等諸多場合,用的也是和家樂福商標完全相同的商標。
有媒體稱,家樂方面認為使用“家樂”作為企業中的字號,并不構成對家樂福注冊商標的侵權,是正當使用。因為企業名稱是依法經當地的工商部門登記核準的,家樂福的中文名稱并非商標。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并非外資零售巨頭首次在華遭遇“山寨”事件。此前,當TESCO樂購在華還僅有60多家門店時,其居然發現全國共有70多家“山寨”樂購店。
部分供應商反映,“山寨店”能夠廣泛存在首先是有廣闊的市場需要,畢竟中國市場太大,很多巨頭還沒有觸及的地區就被李鬼占據了。其次,大品牌對供應商的進場費、堆頭費等渠道收費巨大,而“山寨店”通常不收取渠道費用,對于供應商的選取和管理也相當靈活。
(第一財經日報 樂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