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劇“拯救”房地產?河南第一高樓閑置商場年產700部劇
出品/時代財經
撰文/陳澤旋
豪門千金慵懶蘇醒的華貴臥房,可能是你曾參觀過的樣板間;霸道總裁邁巴赫停靠的公司門口,或許就是你日常通勤路過的寫字樓前;反派刁難主角的高端酒會現場,其實是樓盤配套的豪華會所……
房地產和短劇的“夢幻聯動”,正在鏡頭里悄然上演。
在河南滎陽,仍在困境之中的恒大養生谷,售樓處迎來了一個又一個劇組,有時甚至因為同時進場的劇組過多,場地十分搶手。在河南新鄭,一處閑置商場變身短劇拍攝基地,建成近一年,已拍出大約700部短劇。
在西安,孚希AI影視產業中心將影視基地“搬進了”寫字樓里,這座今年3月投入運營的現代化影視基地,總建筑面積3萬多平方米,被人們稱為西安“小橫店”,并創下單日接待10個劇組的紀錄。
而在一線城市,面對出租壓力的寫字樓及產業園,也紛紛向劇組敞開大門,為盡可能增加營收,甚至接受日租或者時租。
站在風口的短劇,為身處逆境的房地產行業意外開辟了一條新的出路,連頭部企業都在躬身入局。
近日,綠地“劇引力”短劇基地落子河南鄭州的綠地濱湖國際城,這是一個總用地面積將近604畝的巨無霸項目,早在2012年底便啟動開發,規劃建設超高層甲級寫字樓、總部辦公樓、商業中心、酒店及住宅小區。
“劇引力”短劇基地落地的同時,綠地集團還與數十家頭部短劇企業達成戰略合作,為短劇企業提供創作場景和服務。
除綠地濱湖國際城項目外,綠地集團位于河南的地標項目、大型商業綜合體以及20余個住宅項目也將接入短劇賽道,為各類題材的短劇拍攝提供場景,這其中包括曾是中原第一高樓、俗稱“大玉米樓”的鄭州知名地標千璽廣場,以及鄭東綠地中心。
聯手短劇大省河南,綠地入局短劇賽道
實際上,在此次系統性合作落地之前,已有多部短劇在綠地集團河南項目取景。
綠地集團向時代財經透露,截至目前,公司已與10余家短劇公司陸續開展合作,其中,三笙萬物承制的多部短劇已經上映,包括《十年情絲終成空繭》、《虎媽龍子》、《如果告別不能笑著說》、《二胎分娩夜》和《錯位溫情》等。
從取景項目來看,覆蓋的業態十分多元,既有綠地千璽廣場、鄭東綠地中心這樣的城市地標,也有綠地新都會、綠地天空之城等商業綜合體,還有星級酒店,溱水小鎮與嵩山小鎮等仿古商業體,以及香頌別墅項目、泰晤士新城等特色住宅等等。
河南登封綠地嵩山小鎮 圖源:綠地集團
此外,綠地集團為劇組提供的場景還包括住宅項目中的售樓處、樣板間及園林示范區,以及運營中的商業特定空間,如商場、商業街、商業廣場和文旅集市。
綠地集團稱,公司將對存量項目及商業空間進行內容化、場景化改造,以打造集拍攝、制作、孵化等功能于一體的短劇實景基地。按照規劃,基地將涵蓋醫院、教室、辦公室、街道集市、宮廷等短劇高頻場景,預計每年可承載超過1000部短劇的拍攝制作需求。
不過,綠地集團或許不甘于當一個出租場地的“房東”。時代財經從綠地集團了解到,短劇基地成立后,公司不僅將提供場地租賃服務,還計劃系統整合內外部資源,打造一個全方位的短劇制作與服務平臺。
首期規劃涵蓋短劇拍攝、演員經紀、道具租賃與備案服務等基礎功能;二期則將逐步拓展至發行推廣、投流運營、版權交易、劇本開發、后期剪輯及特效制作等產業鏈高附加值環節。
開發商擁抱短劇賽道的背后,是近兩年短劇行業迎來井噴式發展。紅果短劇等多家機構聯合發布的《2025年微短劇階段性發展報告》援引的外部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微短劇市場規模達到504.4億元,超越中國內地全年電影票房總額425.02億元;2025年市場規模預估將達到634.3億元,25.6%的增長率遠高于同期電影市場;微短劇市場或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并在2027年突破1000億元。
目前,我國短劇承制方主要集中在陜西西安、河南鄭州和浙江東陽橫店,三地被稱為“全國微短劇三大重鎮”。
根據河南省視聽協會,河南省微短劇制播量連續兩年位居全國前三,占全國約四成的產能,就2024年而言,河南全省備案微短劇超5000部,其中557部作品共1465次躋身全國短劇熱力榜。
迅速擴容的短劇市場,帶動拍攝場地需求顯著增長。截至2025年,綠地集團已進入河南市場長達21年,在該省累計投資達到2000億元,房地產業務覆蓋全省7座城市,擁有多個城市地標與住宅項目,這也正是綠地集團押注河南短視頻市場的原因之一。
短劇盤活閑置資產,售樓處成搶手場地
而另一個原因,是為企業自身轉型升級開辟新路徑。
近幾年,房地產市場整體需求下滑,傳統銷售模式存在壓力,持有型物業也面臨空置率上升的問題。基于此,將閑置或低效空間開放給短劇拍攝,不僅能夠提升物業使用率,還能增加經營收益。
早在2023年10月,國內垂直類化妝品電商平臺聚美優品就將河南鄭州航空港內的一處閑置商場,打造成聚美空港豎屏電影基地。基地占地面積近1.7萬平方米,于2024年7月建成,累計投資1500萬元左右,現已具備辦公室、公司、總裁家、法院、宴會廳、醫院等約多個場景置景。
根據“投資鄭州航空港”公眾號今年7月8日發布的數據,聚美空港豎屏電影基地已成為河南產量最大的短劇基地之一,建成近一年,基地已產出近700部微短劇,每天接待8-9個劇組,場地預約已排到十天后。
在四川宜賓、江蘇常州、浙江寧波、河南滎陽、河北石家莊、陜西西安等地,多個樓盤售樓處也迎來了短劇劇組進駐拍攝。位于河南滎陽的文旅康養項目恒大養生谷,因開發商陷入資金困境而一度閑置的售樓處,如今被短劇劇組變廢為寶,搖身一變成為炙手可熱的取景地。
四川成都農博園短劇拍攝現場 時代財經攝
來自鄭州的短劇從業者李霄(化名)告訴時代財經,租賃拍攝場地是短劇制作中必不可少的支出,通常占到核心成本的10%-20%。一般而言,短劇公司會有幾個常用取景地,但最終選擇仍取決于劇情需要,“比如短劇拍攝基地、各類售樓處和別墅,都可能成為‘供應商’,而且別墅是真別墅”。
李霄進一步表示,如果場地需求穩定,出租售樓處對樓盤來說是一筆“不錯的流水”,尤其在房地產市場調整期的當下,“售樓處和別墅的場地費一般在幾千元一天,一個月幾萬元,夠給幾名樓盤員工發工資了。”在他看來,建設拍攝基地對盤活閑置資產的意義更大,“因為一個拍攝基地需要的面積往往可達幾千平方米。”
在一線城市,面對空置壓力,不少寫字樓和產業園也開始主動招攬臨租客戶,其中不乏來自短劇的租賃需求,不僅辦公室、會議室可供臨時租賃,一些大堂、公共區域甚至閑置樓層也向短劇劇組開放取景。
“日租的形式其實一直都有,市場好的時候,大開發商看不上這點小錢,現在是只要能增加收入的,我們都會盡量滿足”,來自廣州中心城區的寫字樓招商人員林瀚(化名)表示,臨時客戶的需求各異,“有的是(為了)拍劇(取景),有的是拍宣傳片或者廣告,有的開會,有的臨時辦公,有的是談事情”。
林瀚稱,收費標準要根據場地大小和功能確定,“以一個200平方米的辦公室為例,原來月租金是2.7萬元,那按天算就是一天900(元),日租會在這個基礎上加價,一天收費大概是1500-2000元。”
任職于一線城市郊區產業園的招商人員王琦(化名),對市場變化的感知更為明顯。鑒于市場環境變化,王琦公司旗下多個園區已于今年第三季度全面開放臨租,包括日租、時租,并采用彈性收費方式,“價格沒有統一,主要看客戶的報價”。
王琦補充說,在此之前,園區僅提供會議室臨租,收費標準為100元/小時,“現在基本都是能收多少就收多少,反正有的是場地”。他給時代財經展示了近期成交的一單臨租案例,“客戶租了我們兩個辦公卡座,一天就收幾十塊錢”。
如今,看到各類房地產項目紛紛接入短劇賽道,王琦深有共鳴:“這其實就是房地產的自救行為,用新的方式來做創收。”
文中受訪者李霄、林瀚、王琦為化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