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微信將關閉京東購物入口
出品/電商派Pro
作者/千帆
微信購物京東入口將正式關閉
合作十年的微信購物和京東,終于還是走到了分開的時刻。
近日,京東購物公眾號發布通知,稱微信“發現-購物”的京東入口將于9月30日關閉,提醒用戶將“京東購物”小程序添加到我的小程序或至微信錢包頁下方,以繼續享受購物權利。
圖源:IT之家
微信關閉京東購物入口一事,其實早有預兆。有網友反饋稱,從今年7月開始,微信發現頁的“購物”入口就逐步從網頁灰度切換為了“京東購物”小程序。8月底,部分用戶的微信小程序中出現了類似提醒,確認購物入口于9月1日開始“小程序搬家”。
圖源:IT之家
這次關閉應該是合約到期后的正常動作。2022年6月29日,京東與騰訊重續戰略合作協議,為期三年。騰訊將于三年內在微信平臺向京東提供一級和二級入口,為京東提供流量支持。
具體來說就是,微信在APP內為京東提供“發現—購物”和“我—服務—京東購物”這兩個訪問入口。用戶點進去之后,可以直接跳轉到京東商城進行購物。
圖源:微信
作為回報,當年京東向騰訊發行一定數量的A股,對價最高可達2.2億美元。
除此之外,騰訊和京東還將在通信、社交媒體服務、廣告采買和會員服務等多個領域繼續展開合作。就此,京東流量入口被拓寬,微信業務量有機會得到增長,整體而言,雙方互利互惠,是一次雙贏的合作。
圖源:京東
如今,微信購物即將關閉京東入口,京東失去一級入口,流量可能會在短期內受到影響。但長遠來看,減少對外部流量的依賴后,京東也能更專注于完善自己的平臺生態,投入更多資源來拉動京東APP的活躍度和保持用戶黏性。
對于微信而言,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電商生態的進一步去中心化。發現頁被簡化,更多的品牌進行遷移,通過小程序、視頻號等方式來連接消費者。
不過對于習慣了點擊微信入口進行京東購物的消費者來說,可能今后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變化了。
當然,微信購物關閉京東入口,并不意味著京東和騰訊分道揚鑣了。目前,騰訊依舊持有京東一定的股份,在廣告投放、供應鏈、人工智能等方面,雙方也依舊正在開展合作。
比方說前段時間,騰訊旗下的AI助手元寶宣布接入京東,上線了一個支持直接跳轉京東購買紙質書的新功能,來幫京東帶貨。
具體來說,用戶在和元寶聊天時,如果元寶的回答提到了京東在售的書籍,那么書名將自動顯示下劃線,且開頭會顯示封面卡片。用戶點擊之后,就能直接前往京東購買。
圖源:騰訊元寶
騰訊的AI助手與京東電商平臺再度形成交易閉環,今后,這種合作模式可能會繼續鋪開。
京東和騰訊的“十年牽手”
說起京東和騰訊這對老朋友的淵源,還要追溯到2014年。
那一年,騰訊入股京東,以2.14億美元現金,收購京東3.52億普通股,占京東上市股的15%。與此同時,騰訊將旗下QQ網購、拍拍網的電商和物流部門并入京東,QQ網購正式更名為京東網購。
圖源:騰訊
那一年也是騰訊首次在微信、QQ為京東提供一級訪問入口以及其他主要平臺支持的年份。合作協議中提到,京東是騰訊所有實物電商業務的首選合作伙伴,騰訊此后8年內將不再參與國內實物電商業務或者管理型市場的業務模式。
自此,京東獲得騰訊的大力支持,在電商賽道上越跑越快,成為國內電商行業數一數二的優勝者,證明了騰訊投資眼光的獨到。
2019年,雙方5年合作協議到期,又續簽了三年戰略合作協議。京東年報提供的數據顯示,這一次合作的流量支持、廣告支持和其他合作金額超過了53億元。
這三年間,京東和騰訊的合作不斷深化,規模持續擴大。僅僅是京東向騰訊購買的廣告資源、支付處理服務的金額,就一路從20億元出頭飆升到了50億元。
2021年底,騰訊宣布以中期派息方式,將所持有約4.6億股京東股權發放給股東。本次派息后,騰訊對京東持股比例由17%降至2.3%,意味著騰訊不再是京東的第一大股東。同時,騰訊總裁劉熾平也卸任京東董事。
圖源:騰訊
劉熾平卸任之后,劉強東對其八年來對董事會的服務表達了感謝,稱:“我們感念劉熾平先生對董事會的卓越貢獻,并期待繼續與騰訊保持緊密的和相互信賴的戰略伙伴關系,為我們的股東和全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正如劉強東所說,盡管騰訊不再是京東的第一大股東,但雙方的合作并沒有停止。2022年,京東與騰訊開展第三輪戰略合作,在多個領域進行協同。這或許從某種層面上說明,雙方的合作是基于商業共贏,而不是靠資本維系的。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騰訊和京東或許還將繼續探索更多合作模式。在流量、技術、供應鏈、人工智能等多個維度進行深度協同,共同探索如何在新的互聯網環境和競爭格局下,更好地服務用戶和品牌商家。
劉強東的盟友越來越多了
如果說互聯網上半場企業的主要打法是圈地,靠流量紅利和大額補貼來搶占用戶、賽道,競爭激烈、你死我活,那么進入存量市場的互聯網下半場,互聯互通、生態協同的競合,才是企業尋求增長的關鍵點。
這是因為,隨著互聯網流量紅利的逐漸觸頂,企業往往難以再實現輕松的擴張,而企業之間的協作可能可以創造出新的增長點。所以如今的大廠們更傾向于通過戰略合作來填補短板,互補資源,把更多實力強勁的企業變成自己的生態伙伴。
在這一點上,京東就做出過不少嘗試。今年以來,京東多次與其他賽道的重量級企業達成合作,盟友越來越多。
今年6月,京東集團與華潤集團正式簽約,宣布雙方將圍繞香港及海外業務、消費、能效管理、商業地產、醫藥健康、產業金融、物流服務、數字化等方面開展多產業、全方位的戰略合作。劉強東出席了簽約儀式,與華潤集團王祥明董事長會面、商談。
圖源:京東黑板報、華潤
8月,京東又與萬達強強聯手。天眼查最新披露的工商信息顯示,萬達與京東旗下公司合作,在北京投資設立北京泓睿潘達管理咨詢合伙企業,出資額80.53億元,經營范圍包括企業管理咨詢及信息技術咨詢等相關業務。
在股權占比上,萬達商管旗下全資子公司“大連萬珩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4.97%,占據主導地位。京東旗下三家公司,北京市潘達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宿遷涵邦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潘達磐石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合計持股45.03%。
圖源:天眼查
此外,京東今年以來也與小米、小紅書、胖東來等企業達成合作,在業務上進行了更多的探索。
客觀來看,京東的強項在于供應鏈和物流,通過戰略合作,京東有望在本地生活、內容、社交等領域和盟友形成互補優勢,觸達更多新的消費場景和用戶群體,借力擴張,把流量池和用戶心智做大做強,從而實現業務的新突破。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