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家樂福入駐 帶來零售業重新洗牌
在我市迎澤區朝陽街同至人購物中心地下一層,11月1日涌入了不少市民,大家奔著一個目標——— “家樂福”而來,這個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大零售商,在這里開設了全市首家、全國第196家門店。
經濟學上有個著名的“鯰魚效應”理論。即通過強者或“空降兵”的加入帶動市場或內部的競爭,從而打破沉悶格局,使市場或企業保持博弈的動力與旺盛的活力。對于幾年來只有一家外資超市沃爾瑪的我市來說,家樂福就如這樣的一條鯰魚,帶來不同理念和做法的同時,也暗藏著深層巨變,攪活我市零售業這“一池春水”。
低碳經營
端詳了半天,宋小東拉開立柜門,取出了一袋冷凍混沌,對一起來的母親說,“在別家店可沒見過這種立柜的。”
宋小東的疑惑來源于在生鮮區域擺放的冷藏立柜。與其他超市基本都是敞開的橫柜式不同,冷凍水餃、湯圓等冷藏食品被分類、分層地陳列其中。據家樂福中國區副總裁、華北區總經理蓋一邁介紹,通過使用加門冷藏設備,每平方米可節省約20%的能耗。另外,在封閉的恒溫環境中,對食品儲藏也有幫助,并減少化霜次數。
據了解,賣場的日光燈全部采用節能燈,將燈管與商品距離縮短,燈管也由T8燈改為T5節能燈,在非高峰時期,賣場部分過道燈區域,燈管只開一半。整個賣場沒有一個熱水器,但是,洗手間和生鮮洗菜用水全部是熱水,這些熱水是將原來廢棄的冷凍鏈壓縮機散發的熱量進行了重新利用。所有的水龍頭的水壓都減少一半,員工在使用水時可以起到節約作用。使用專業的清潔設備,減少水的使用量,不會大量用水沖地,而是直接將地面上的水漬吸干。在男用洗手間,無水小便斗設計,通過一個過濾器過濾氣味,就可以免沖洗,一年可節約170噸水。同時,還安裝中水回收系統,回收生鮮餐飲的污水,經處理后回用至沖廁所。
作為率先推行節能項目的外資零售企業,蓋一邁介紹,節能改造后,較2005年共節省能耗費用約1億元,平均單店節省100萬元。
本土策略
“我們要走的是本土化策略。太原近年來快速發展,我們很看好這里,希望盡快融入本土。”蓋一邁表示。
首先,受益的就是消費者和農民。早在2007年,家樂福就已經開始在部分城市試點推出“農民直供”的采購模式,由家樂福直接向農民、農民合作社采購新鮮的農產品。此舉是讓賣場與農民、農民合作社直接交流,既提高了農民收入,也降低了成本。2008年,國家商務部把家樂福列為首批“農超對接”試點企業。到目前為止,家樂福已經在全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與335家農民合作社合作,直采蘋果、土豆、胡蘿卜等30多個單品。其中北京、上海賣場內的農民直供產品比例已經突破50%。農超對接,減少中間供應商環節,利于超市掌握商品供應量和產品安全溯源,也就利于廣大消費者。同時,其新穎的“蔬果貿”還會對“農超對接”項目進行更專業的管理。
而且,還成立了家樂福食品安全基金會,針對農民舉辦純公益性的“農超對接”培訓會,邀請專家傳授如何種植、產品標準、質量控制等專業知識,使農民掌握更好的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
此外,大量聘請本地員工,此次首家店吸納本地600人就業。
提檔升級
據家樂福太原公司工作人員介紹,除了首家的朝陽店,長風店將在一周后開業。
“目前,我市有大型超市三十多家,法國家樂福落戶,可能會對我市現有超市的結構、檔次、格局、管理模式帶來沖擊。”市商務局市場體系建設處秦來栓處長分析,家樂福在生活超市方面積累了許多經驗,有很強的競爭力。其進入,可促進本土超市更快地與世界接軌,與前些年進駐的沃爾瑪形成競爭。
省代理商聯合會秘書長孫國強表示,多元化發展總比一家獨大好,廣大供貨商既不希望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也不希望本土零售企業越來越弱。只有更多地引進一些大的零售企業,才能促進本市零售市場互相競爭共同促進的良性發展。
市社科院經濟研究室主任張晨強分析,此前,市場的競爭格局主要是外來沃爾瑪和本土美特好等的“土洋”超市之間的競爭,隨著家樂福正式進入,進入了“土洋”和“洋洋”兼并的競爭時代。家樂福是僅次于沃爾瑪的第二大零售企業,不論從商品單品、店面的面積,還是品牌效應、管理水平,二者都不相上下。商家聚集,會加劇競爭,督促他們改進服務,提升水平。消費者則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務,得到更多便利、更多實惠。
。ㄌ請 李靜)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