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國軍:今后要把銀泰區域優勢復制到全國
2012年對于零售行業來說,是艱難的一年,而然銀泰百貨(01833.HK)卻在這一年里收獲了逆勢增長。3月19日,銀泰百貨公布截至去年底止全年業績,收入升25.3%至39.1億元人民幣,純利增18.4%至9.7億元,每股盈利49分。
銀泰商業集團董事長沈國軍在3月20日召開的媒體見面會上表示,自1998年第一家門店銀泰武林店開張之后,銀泰經歷了經營業績的飛速發展,形成了如今百貨、購物中心、電子商務三駕馬車,門店分布更是從原先單一的浙江版圖擴張到了北京、安徽等地。沈國軍透露,今后幾年內,銀泰有開張20家新門店的計劃,希望通過與電商的進一步互動,把自己的區域優勢復制到全國。同時,為了更好地凸顯銀泰作為一個大型綜合性商業集團的屬性,銀泰百貨集團也將更名為“銀泰商業集團”。
電商將成發展最快板塊
“銀泰不僅僅是百貨。”這是沈國軍反復強調的一句話。其實,早在4年前,銀泰就開始了業務上的布局,如今整個公司基本形成了幾大業務格局:一是已經做得頗為領先的傳統百貨業務,二是以體驗式購物為主的購物中心業務,三是迅速發展的電子商務的發展。此外,公司團購等業務也在近年經歷了較快的發展。
銀泰商業集團總裁、CEO陳曉東指出,如今電商占銀泰商業集團總營業額的4%左右,但是其發展將遠比所有的門店發展速度都要快,以后可能會出現三個業務板塊“并駕齊驅”的狀況。
而對于媒體所擔心的銀泰線上、線下的客戶融合度比較高,發展電商是否會讓銀泰遭遇“左右互博”的窘境,陳曉東表示,電商和商店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統一體,而其最終的核心都是在做商業。“顧客在線下進行體驗,在線上則是進行信息收集、互動交流、比價等等,這是一個有機的融合,而非割裂的狀況。”
沈國軍表示,“三駕馬車”并駕齊驅的情況是銀泰董事會希望看到的,也是接下來的發展重點。當然,其他新業務的開拓也不會停止,比如目前正在進行的團購業務,以及商品的自營業務等,都在不斷的探索過程中。
區域優勢的全國暢想
“不僅僅是要走出去,還要站穩腳跟。”這是沈國軍對銀泰全國布局的要求。面對不同城市之間差異化的消費需求,以及外資和當地百貨品牌的沖擊,銀泰應該如何下好一局更大的棋?沈國軍認為,銀泰要充分利用好自身的優勢,包括區域優勢、全國連鎖優勢和規模優勢,要充分利用電商去分析和挖掘客戶的潛在需求。
沈國軍向全國擴張的自信,一方面基于對運營團隊的信賴,他多次用“具有創新能力”來形容自己的團隊,認為同時具有零售和商業地產經驗的團隊非常難得,另一方面則基于選址的獨特模式。“選址方面我們是進行過科學研究的,有了充分的市場分析才會去做。”
沈國軍指出,今后的兩三年內,將會在全國各地開出近20個購物中心和門店,把銀泰的區域優勢進一步復制到全國。
布局電商瓶頸
銀泰和阿里巴巴聯手開智能物流網公司的新聞同樣是媒體關注的焦點。對此,沈國軍表示,他是在為未來電子商務可能遭遇的瓶頸進行提前布局。“今后十年內中國的電子商務的發展,就是網上購物,金額會超過20萬億,其中商品零售這塊可能會超過10萬億。那時,傳統的物流可能沒法支撐。”基于此,沈國軍萌生了和阿里合作的念頭,希望未雨綢繆。為今后迎接電子商務大發展打下基礎。
同時,智能物流網也可能帶來國內企業整體產業鏈的改變。包括生產產業鏈的改變和供應鏈的改變,從而集約和優化社會資源。“這個事情現在我們在緊鑼密鼓的推進過程當中,但是整個業務體系是比較龐大的,真正成型會有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沈國軍表示,他和馬云有個共識,就是這家公司將是一個著眼長遠發展的公司,“今后我們會不斷去加大投入,或許在八年、十年以后,這家公司會成為一個在全球非常有影響力的公司,這是我們的愿景。”
(世界浙商網 記者 倪軼容)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