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消費者需要線下 國美首先要做好實體
在9月17日舉行的國美917超級福利日內購會上,國美馬甸新活館里來了一位特殊的導購員,身著導購員的統一服裝,不時有消費者向其咨詢,但幾乎沒有人認出她,她就是國美創始人黃光裕的夫人,現任國美控股集團CEO、國美決策委員會主席的杜鵑。
據國美工作人員稱,公司高管經常私下到門店巡視,包括之前黃光裕也不例外,但杜鵑以導購員的身份現身賣場為消費者服務還是第一次。
中國網財經記者在此期間獨家專訪了杜鵑,她表示,這次體驗最有感觸的是“為消費者服務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杜鵑同時向記者闡述了對線上線下業務的觀點,梳理發現,“服務”在杜鵑對線上線下的思考中貫穿始終。
為實體門店正名
業內有不少聲音稱當下市場實體經濟萎靡,傳統零售門店收到互聯網的擠壓要走下坡路,但杜鵑并不這么認為,“消費者還是有對實體銷售的需求,有消費者需求的地方企業就應該去做,而且應該做好”。
在她看來,正因為消費者的需求,所以實體門店一定有發展空間,只是在于誰能找對模式。“在市場發生變化的時候,有人轉型互聯網,甚至有人放棄實體門店,國美則是保持清醒的頭腦,專注做好零售,以消費者的需求作為國美經營的導向”。
杜鵑表示,此次來門店做一名普通的導購員,除了感謝消費者29年來對國美的支持,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給國美員工增加信心,讓員工感受到國美當下選擇的路是對的,而且的確可以做好。
據了解,國美本次促銷活動目標銷售額為20-30億元,但杜鵑介紹,到17日中午銷售額已經突破20億元,截至17日20:30采訪時止,國美在全國的銷售額已經接近37億元。國美提供的數據顯示,9月17日當天國美全國銷售額突破42億元,北京國美銷售突破2億元,創單日銷售記錄。
杜鵑稱,遠超預期的銷售額恰恰說明消費者對實體門店的需求,“我相信消費者肯定是需要線上,但同樣也需要線下,當眾多企業選擇放棄實體店這一曾經的紅海時,國美選擇首先把實體做好”。
“天上飛的要落下來,地上長的要學會飛”
杜鵑把互聯網比作“天上飛的”,她常對國美管理層說“天上飛的終歸要落下來”,雖然線上給消費者提供了便利的購買渠道,但對于需要深入體驗產品的人來說并不方便,而線下給消費者提供的跟線上并不一樣,為消費者深入了解產品提供了諸多便利,“消費者有落地的需求”。
同樣,線下做傳統門店的也要“學會飛”,“因為消費者有這個需求,一切都是圍繞消費者的需求”。
在杜鵑看來,對于國美來說不僅僅是把電商業務做起來,而是如何運用互聯網改變現有的經營模式,改變成從產品到服務,“國美不僅僅是產品銷售的零售商,更應該是‘產品+服務’的提供商”。
杜鵑表示,要借助現在的互聯網的概念和方式提升現有的傳統零售的模式,讓消費者的體驗和期望值得到更好的滿足。
杜鵑稱,企業無論是從線上到線下,或是從線下到線上,都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因為各自雖然對原本的業務熟悉,但缺少對于新業務模式的“基因”,但只要是消費者需要的,就一定要去做好。
杜鵑眼中的國美在線
記者從國美在線獲悉,截至17日18點,國美在線全站交易額已突破4億元, 同比勁增468%,流量勁增350%,無線端銷售同比提升680%,占比全站達52%。
大幅增長的背后是因為其基數較小,在問及對國美在線目前的發展是否滿意時,杜鵑坦誠的說,如果國美線上完全對標一個互聯網企業或電商企業,那它還有很大的提升和發展空間。
但杜鵑對國美在線也表示出了認可,“如果把他作為一個支撐國美實體店的渠道,那他做的不錯”。
“如果(向國美在線)繼續砸錢,實際就是商品價格再調低一點,相信銷售額很快會上去。但是國美門店的物流配送、商品的經營采購能力都已經有很大的優勢,那我們還有必要那么做嗎?”
相對比競爭對手在互聯網領域的布局,在杜鵑看來這是對戰略和市場的看法不同,但未來很難說誰輸誰贏。
對話細節掠影
“有消費者需求的地方企業就應該去做,而且應該做好”
“我們最關心關注消費者的需求,以消費者的需求作為國美經營的導向”
“零售行業真的很辛苦,而且特別注重細節,要有一顆非常踏實的心,精益求精,堅韌不拔的去做”
“消費者的需求變得非常多樣性,關注的點也比以前多”
“天上飛的終歸是要落下來的,地下有根的長起來的也要學會飛”
“雖然受到互聯網的沖擊,但國美的競爭力也增強了”
“銀行做消費金融有其專業的優勢,但他們沒有辦法像國美一樣直接接觸顧客的消費需求”
“對于今天取得的業績很滿意,很高興,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單日沖百億”
“(對于促銷)供應商很支持,很多供應商就在國美總部,隨時準備補貨”
(中國網財經 作者:喬紅康)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