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有三難:配送難、存儲難、盈利難
食品電商的商業模式不難,與線下類似,前期做好商品采購、流通環節和用戶體驗,后期才能回歸商業本質。但這個修煉內功的過程是艱苦的,配送難、存儲難、盈利難,耐不住寂寞的可能會去燒錢或炒概念。
盡管有母公司強大的配送體系支持,順豐優選上線后走得并非一帆風順,食品電商的配送難、供應鏈管理難、盈利難同樣困擾著它,在兩年半的探索中,順豐優選在嘗試重新定義這個傳統行業的標準。
順豐優選:食品電商難在哪兒?
當大號冷藏車換成了小號冷藏箱,順豐優選縮小的不僅是體積,而且重新定義了溫控方式、運輸成本,目的是走通從店到家的“最后一公里”。這是順豐優選為解決配送難所做一個的小小的變通之一。
2012年被稱為生鮮電商元年,讓沉悶了很久的電商行業一時熱鬧不已,而熱鬧過后大家發現這其實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難在哪兒?食品電商的商業模式不難,與線下類似,前期做好商品采購、流通環節和用戶體驗,后期才能回歸商業本質。但這個修煉內功的過程是艱苦的,配送難、存儲難、盈利難,耐不住寂寞的可能會去燒錢或炒概念。
配送之難
B2B冷鏈干線運輸經過幾十年發展已能滿足人們線下消費的需求,然而從店到家這“最后一公里”路程卻一直難以走通。當大號冷藏車換成了小號冷藏箱,縮小的不僅是體積,溫控方式、運輸成本,全都需要重新定義。
電商行業多年來一直在推動宅配物流的發展,生鮮電商加冷鏈宅配對家庭零售市場二次增長的推動作用也是必然。數據顯示,2013-2015年,冷鏈宅配年復合增速有望達到80%-120%。而在2012年,這個市場還沒有成熟的解決方案,大家都在進行“小米加步槍”式的探索,一是由于模式之困,二是人員密集型的物流隊伍也不是一天能建成的。
上線之初順豐優選自建了一支冷鏈隊伍,待冷鏈宅配模式逐漸成熟后,便迅速在順豐集團內部進行復制,未來這一模式或將成為整個食品電商行業的解決方案。
目前順豐優選對于生鮮商品的配送有兩種模式:入庫的商品實行全程冷鏈配送,實現“從庫門到冰箱門”的無縫對接;產地直采商品通過順豐集團的快速物流,實現24小時“從枝頭到舌頭”。這些都有效保證了運輸安全。
提到運輸安全,現在人們對此還沒有清晰的概念,關注更多的還是食品安全中的生產安全。但其實運輸過程的溫控不當會造成生鮮商品百分之十幾的損壞率,如果加冰又會影響口感,外地蔬果為了保鮮也會添加含二氧化硫等含化學物質的保鮮劑。這些內行所謂的“門道”也是順豐優選入行之后才深入了解的,為此順豐優選成立了專門的質量與食品安全部門,負責建立公司的產品安全標準、制定安全管理流程,并進行嚴格監督和定期培訓。
供應鏈管理之難
要想做好食品的供應鏈管理,先要成為一名農業專家。
常溫商品大家會有一定的“常識”,比如提到巧克力大家都知道費列羅的好,但是提到荔枝你知道什么樣的好嗎?
服裝、3c等商品容易建立統一的管理標準,而生鮮商品品類繁多,每類商品都有不同的挑選和儲存要求,這要求生鮮管理者首先要成為一名農業專家。
以水果為例,順豐優選會在入庫、出庫時進行兩輪人工質檢,入庫時水果要“稍欠成熟”,出庫時要“稍欠一點成熟”,這樣才能保證用戶入口時達到“剛剛好”。
工作人員要能感覺到水果在軟硬程度上的微妙差別,這種經驗是由擁有多年水果貿易經驗的員工摸索出來、并通過多輪培訓向其它員工推廣的。
再比如草莓,工作人員在挑揀草莓時要佩戴毛線手套,這是為了防止手與草莓接觸引發草莓表面溫度升高進而形成潰瘍。這樣的操作方法至少要做3次實驗才能得出,這些方法連同實驗過程都會被詳細記錄在標準化手冊中,作為每周一次的員工培訓教材。在商品存儲上,順豐優選的倉庫分了5個溫控區,包括常溫區0℃-30℃、恒溫恒濕區10℃-15℃、冷藏區8℃-10℃、冷藏區0℃-8℃、冷凍區-18℃、,并配有-60℃冷凍柜,預包裝食品、紅酒、熱帶水果、溫帶果蔬、肉類、深海魚等對號入座,可滿足全品類食品的存儲要求。
除了懂得食品本身還要知道它的市場在哪里。隨著國內食品安全事件的頻發,人們對于高品質進口食品的認可度越來越高。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近5年來中國進口食品平均每年增速在15%左右,2012年中國進口常規食品銷售量達630億元。美國食品工業協會預測,到2018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進口食品消費國,市場規模將高達4800億元。這樣大的市場潛力以及背靠順豐的全球采購與物流優勢,讓順豐優選將經營重點放在了進口美食上,目前占全部商品比重已超過70%。
在具體品種的選擇上,順豐遍布各地的員工又成為了現成的美食捕手,他們會推薦各地最具特色的優質美食,比如在進行臺灣商品采購時,由順豐優選的采購人員提出需求,順豐臺灣區的同事會協助進行當地供應商的推薦與資質審核,最終選擇了鳳梨、鳳梨酥、柳丁橙等最受大陸歡迎且方便運輸的食品,并且省去了其它中間環節直接將商品從臺灣運到優選倉庫。如今,各地順豐同事報上來的商品已排起了長隊,但像武漢鴨脖子、廣州牛肉丸等雖然味道美人氣高但缺乏安全標準,也只能被忍痛割愛了。
盈利之難
雖然市場潛力巨大,但食品電商要深入百姓生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今人們對于食品的消費還是習慣手摸為真眼見為實,食品電商前期對于倉儲、物流的大力投入也對其盈利能力提出了考驗。不過這些投入大多是一次性的,未來食品電商的發展還是要從提升用戶購物體驗、品牌知名度、客單價和重復購買率等方面入手。
為了滿足用戶“一站式購物”的需求,順豐優選不斷擴充著商品品類,當前SKU(產品庫存單位)約14000,預計明年將達到20000,其中生鮮商品作為重點品類以提升客戶粘性,酒水等占比將逐漸提升以提高客單價。
未來,順豐優選會繼續堅持中高端定位,致力于成為人們購買全球美食及分享美食文化的首選平臺。隨著越來越多年輕人步入中產、形成食品網購習慣和對食品電商的信任,市場蛋糕將越來越大,而這個過程也需要眾多同行一起來培育。
。ㄈr直通車)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