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變革采購戰略對抗微利 善后退出供應商
零售業進入慢增長期,迫使企業轉型革新以對抗微利。京城最大的本土超市物美在11月的招商會上,采取招標方式與廠商直接對接、汰換部分中小經銷商的行為備受爭議。這場打破行業慣例的招商是否為重復收費而設?被淘汰的供應商又何去何從?近日物美在回應北京商報記者時表示,招標是對供應商去粗取精,減少中間環節。同時物美也會在庫存處理、賬款支付上為淘汰掉的供應商開設綠色通道。
善后退出供應商
11月,物美在零售界首次采用競標的方式重新篩選明年的供應商,這被外界解讀為“以競拍費高低決定進場位”,也有收取進場費嫌疑。物美方面回應表示,競拍費實為供應商計劃獲取相應服務的促銷服務費,全部用于廠商產品推廣、品牌推廣等促銷工作。而且會在物美明年的促銷服務落實后才會繳納,符合五部委規定。
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認為,是否為進場費要看最終用途。“最終以利潤的形式進入了零售商腰包無疑是進場費,而如果服務于供應商,則可認定為促銷服務費。”
“而且費用不是惟一標準,供應量、售后服務、提供足夠促銷人員和促銷活動的能力,以及降低進貨價的要求,也是物美選擇供應商的重要標準。而且在競標之前,物美也已經充分考慮到了商品的價格帶、品牌的齊全性、消費者需求的多樣性,讓一些特色商品免于競標直接進場。”物美相關負責人表示。
按照物美原先的計劃,淘汰供應商的比例約5%-10%。但經過招商后發現,其實供應商淘汰的比例還不到5%,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小經銷商和小供應商。對于這些被淘汰的供應商,物美表示會在庫存清理和賬款支付上主動進行善后。“依據合同,在賣場內設置出清區域。同時會設立綠色通道快速結賬,供應商拿到貨款的時間由3個月縮短至1個月。”
廠超對接降成本
在物美方面看來,2014年是采購模式變革的關鍵一年。近年來物美的商品結構越來越臃腫,招標也是對供應商去粗取精,使品牌和銷量的集中度更強。另一方面,是為了實現供應鏈的扁平化,讓物美與生產廠家直接對接,降低采購成本。
“中國的傳統零售為何受電商沖擊如此之重,不是因為電商太強大,而是我們的商品太差了。接下來物美就是要把商品做強,這也是廠超對接的目的。”物美把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店Costco定為了自己學習的對象。據了解,Costco的賣場內只有4000個差異化極強的單品,但完全可滿足一站式購物需求,并且成為沃爾瑪的有利對手。
物美透露,現在正與生產廠商共同開發差異化的“定制商品”,通過規模采購,獲得更優的商品進價,進一步降低零售價。北京百花蜂蜜已為物美定制了“物美專供”商品,此次招商中王致和也提出為物美定制商品的意愿。
推動經銷商轉型
在中國傳統的商業模式和傳統的供應鏈中,零售商和生產商之間存在著代理商和經銷商,代理商和經銷商也曾經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過去經銷商具備三個優點使其成為供應鏈中的重要環節。一是強大的流動資金實力,迅速采購商品;二是物流配送能力,經銷商可以把某一個品牌快速送到所在區域的賣場中;第三是信息比較靈通。
然而,隨著零售商的變革和信息社會的發展,經銷商的優勢逐漸減弱。通過資本市場的支持,零售企業在資金的獲取上已經很方便。同時自建的配送中心也可實現將商品快速送至門店。最重要的是,互聯網時代采購信息的獲取已經相當容易。
在這種情況下,零售商肯定要壓扁供應鏈,直接與廠家獲得合作,從而降低采購成本和物流成本。這個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了矛盾。物美透露,目前正在研究和推進小型經銷商轉型,或聯合做大做強。據介紹,快行線公司曾是北京的一家冷凍食品經銷商,從2012年開始利用冷鏈配送優勢就農超對接與物美進行合作。如今已成功轉型為專業冷鏈配送服務商,物流配送服務涉及43個城市。
。ū本┥虉 記者 婁月)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