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在線】阿里張勇:未來5年實現全球2000億美金的進口額
聯商網消息:作為首屆進博會上海交易團四大采購商聯盟之一,11月5日,天貓國際邀約55家國際品牌商家進駐進博會,涵蓋母嬰、保健、美妝三大品類,具體包括英特爾、麥德龍、百事、漢高、露華濃等國際大牌。
11月6日,在進博會配套活動,首屆全球進口領袖峰會上,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宣布了阿里未來五年的“大進口計劃”——阿里將集合數字經濟體的力量,在未來五年實現全球2000億美金的進口額。
這一計劃將覆蓋旗下天貓、天貓國際、B2B、盒馬、云象、銀泰、大潤發、零售通等阿里數字經濟體各業務,涉及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多個特色進口品類。
張勇透露,為了完成這個目標,阿里將提供更多的銷售渠道,以及數字化的零售平臺。同時還將幫助全球商家完成供應鏈的創新,實現消費供應鏈和生產供應鏈的結合。并用互聯網的方式進行合作,創造互聯網時代的大進口模式。
張勇表示:“19年來,阿里經濟體一路狂奔,背后是整個產業和世界全面走向數字經濟和數字商業。我們不僅期待做到2000億美元這個數字,更希望幫助全世界的企業和商家利用數字化方式進入新的市場,運營新的市場和消費者,完成銷售模式和供應鏈創新!
全球經濟變革浪潮方興未艾,跨國經貿關系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阿里巴巴認為,傳統的貿易規則和貿易形態需要改變,全球貿易應該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的新特征,它應該變得更加普惠,讓更多中小企業、婦女和青年從中受益。在張勇看來,數字經濟的發展必須是合作、互惠、共贏的產物。堅信數字經濟,以開放心態融入世界,會讓全球貿易更順暢繁榮。
事實上,阿里巴巴已經是一個橫跨商業、金融、物流、云計算等各個領域的宏大數字經濟體。一個獨特的“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也在同步形成,它將成為企業完成全面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設施。未來,從消費者互動、銷售、供應鏈、物流到云計算,阿里巴巴數字商業操作系統都會幫助企業運用科技手段和創新的商業模式,創造出基于數字時代的全球貿易新生態。
全球化是阿里巴巴集團三大戰略之一。如今,已有數以百萬計的企業在阿里生態內合作共贏,服務超過六億消費者。阿里曾提出,到2036年,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幫助1000萬中小企業在阿里生態盈利、創造1億就業機會。
與此同時,阿里也致力于搭建一個自由、開放、通用、普惠的新型全球貿易平臺,實現“全球買、全球賣、全球付、全球運、全球玩”的目標。數據顯示,2018年在阿里巴巴天貓國際平臺,月均買家數就達到1千萬,覆蓋62個國家。而通過速賣通,天貓海外平臺已經覆蓋240多個國家。支付寶跨境游服務53個國家和地區,支持 27種貨幣結算。菜鳥物流已經在全球建立起8個物流空運骨干網核心結點,15個海外本地倉配網絡。飛豬提供的跨境游服務覆蓋208個國家和地區。
另外,阿里巴巴集團于2016年提出了世界電子貿易平臺 (eWTP)倡議,呼吁順應當前數字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潮流,更好幫助中小微企業發展,促進全球普惠貿易和數字經濟增長,孵化互聯網時代的全球化貿易新規則。2016年9月,這一倡議被寫進了G20領導人杭州峰會公報。目前,WTO(世界貿易組織)、WEF(世界經濟論壇)、馬來西亞,盧旺達政府等,都參與到eWTP建設。
據悉,在此次的進口博覽會現場,阿里開設了3000平方米的盒馬鮮生門店,盒馬機器人餐廳的2.0升級版首先在此開張迎客。同時,正在打造全球智能物流骨干網的菜鳥,也攜DHL、EWE、日通等合作伙伴一同參展,提供海外備貨、國內保稅、全程物流等創新供應鏈解決方案,幫助海外品牌快速融入中國市場。
(來源:聯商網上海報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