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裕方面點評國美中報:領先優勢將喪失
8月24日凌晨消息,針對國美電器剛剛發表的上半年報,黃光裕方面獨家通過記者做出分析表示,國美大股東認為國美上半年報存在與主要競爭對手相比國美的市場份額大幅下降,領先優勢即將喪失等問題。
黃光裕方面認為,國美中報存在以下五方面問題:
一是與主要競爭對手相比,國美的市場份額大幅下降,領先優勢即將喪失。
二是2009年上半年,國美電器受到金融危機及突發事件的影響,因此,僅以2009年上半年數據為參照不夠客觀,應引入2008年數據。
三是與國美2008年上半年相比,盈利能力不升反降。與主要競爭對手相比,盈利能力差距巨大。
四是與2008年同期相比,國美本期運營效率下降較大。
五是2008年,國美決策層制定的“七個第一、一個領先”的戰略規劃未能有效執行,導致多個方面已經或正在喪失領先優勢。
附:國美大股東對國美中報的主要觀點
1、 與主要競爭對手對比,國美增長速度遠低于同行。
與2009年同期相比,2010年上半年主要競爭對手銷售收入增長31.9%,而國美僅21.6%。在市場總量增長的情況下,國美沒有保持必要的增長速度。國美董事會公開表明目前資金比較充裕,說明國美增長速度落后并不是資金因素造成。
2、 從70%到96%,國美領先優勢即將喪失
2008年中期,競爭對手銷售收入僅為國美整體(包括國美上市、非上市、大中)的70.09%;但是2010年中期,競爭對手收入已經達到國美整體收入的96.37%。市場份額此消彼長變化明顯,董事會刻意強調的收入增長數據恰恰回避了最關鍵的市場份額對比。
3、 門店結構數據表明,國美市場布局優勢已經喪失:
截至2008年末,國美電器旗艦店、標準店和3C專業店的數目分別為:76家,739家和44家,而到了2010年第二季度末,這個數字為:79家、637家和24家。
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出:
1)在門店結構類型上,大店的數目增長幾乎停滯,旗艦店數量在2年內幾乎沒有增加,“開大店、開好店”的策略未能得到執行;
2)專業的3C店坪效較高,但卻逐漸被關閉,數目大量減少,嚴重背離了國美既定的大店策略和專業店策略。
3)國美是開發二級市場的先鋒,但經過近一年多的大量關店,現在在這些二級市場的先發優勢已經盡失。
第二、2009年上半年,國美電器受到金融危機及突發事件的影響,因此,僅以2009年上半年數據為參照不夠客觀,應引入2008年數據。"
1、與2008年同期相比,國美2010年上半年經營利潤率沒有提升,反而下降。
從經營利潤率來看,國美2008年上半年為5. 11%;而2010年上半年為5.02%。數據表明,2010年上半年的經營利潤率還低于2008年上半年的水平,并沒有得到有效提升。
2、與2008年同期相比,國美的凈利潤率大幅度下降。
2008年上半年,國美的凈利潤率為4.77%,而2010年上半年凈利率為3.87%,遠低于2008年上半年的水平。即便剔除CB(可換股債券)和匯率變動影響后的凈利潤額,也遠低于2008年上半年水平。
3、與競爭對手相比,盈利能力差距巨大。
從表中可以看出,國美2010年上半年經營利潤率低于競爭對手2.27個百分點,凈利潤率低于競爭對手1.74個百分點,退步與進步之間,反差巨大。
三、與2008年同期相比,國美的運營效率下降較大。
2010年上半年國美存貨周轉天數為50天,而2008年同期為43天,增加了7天,說明當前國美的存貨管理水平下降,無效占用公司的流動資金。
四、2008年,國美決策層制定的“七個第一、一個領先”的戰略規劃未能有效執行,導致多個方面已經或正在喪失領先優勢。
2008年,國美決策層曾經為公司制訂出“七個第一、一個領先”的戰略規劃,即:規模行業第一;盈利能力第一;區域市場份額第一;單店經營質量及坪效第一;客戶滿意度第一;管理工具的先進性行業第一;物流體系的配套能力第一;店鋪形態及數量領先于競爭對手。
過去的兩年間,大多數管理層和廣大員工在國美經營中是盡心盡力的。但是,由于公司主要管理人員背離了公司在2008年制定的戰略規劃,國美電器即將失去在市場份額上的領先優勢,在盈利能力、運營能力上都有所下降,并落后于同行。董事會和管理層應該正視差距,而不是避而不談。
鑒于上述重要問題,大股東必須采取有力措施,制止下滑趨勢,重振國美雄風,以保持國美電器在正確的戰略指引下長期穩定地發展。
(新浪 安安)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