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社區超市接連關門 好又多黎明店停業
來源:
聯商網
2005-03-23 11:11

昨日,好又多黎明店停業,并宣布今后不再經營社區型超市。
業內人都記得,前兩年福州眾超市紛紛宣布要大力發展社區店,可是在如今的調整中,社區店是被“砍得”最多的,超市們原先的社區店發展計劃如今幾乎都被擱置,而好又多更是把事做絕。福州超市業的發展,有時真連業內人都不好捉摸。
現狀社區型超市接連關門
“它停業沒什么關系啊,永輝就在旁邊,也很方便”,家住福州西二環黎明苑的陳先生看到好又多黎明店停業,只是笑了笑說。
而福州好又多公司有關負責人則說,他們關店并不因為同在黎明的永輝,而是由于好又多決定拋棄社區店的業態,今后不再經營3000平方米以下的社區型超市。
1999年,福州第一家大賣場新華都購物廣場開業后,幾年來福州超市經過了幾次洗牌,但競爭模式并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不過,如今這個市場信息卻不容忽視,那就是原先作為大賣場重要補充的社區店卻接連關門,先是聯華關掉惠盛店,后是超大關掉蒼霞店,如今輪到好又多關掉黎明店。
不僅社區型超市接連關門,超大超市近日還悄悄地把其福州旗艦店———三角井店關了。
原因1:社區店拼不過大超市
照理說,這幾家社區店地點并不算差,都在福州幾個較大的社區中,如聯華惠盛店位于王莊新村,超大的蒼霞店位于蒼霞新城,但它們最后都關門了。究其原因,大都有永輝的因素在———惠盛與永輝象園店幾乎面對面;超大蒼霞店與永輝蒼霞折扣店緊鄰;好又多黎明店與永輝屏西店相鄰。
據介紹,上述三家永輝超市,除了蒼霞店為折扣店,屬于永輝的三級店外,其他兩個店都是永輝的A類店,其他超市的社區店如此布點,顯然有雞蛋碰石頭的味道。
對于關掉蒼霞店,超大方面有關負責人表示,這個店的人氣太差,根本不能贏利,與其硬撐,不如關掉。當時聯華老總傅燁輝也說,惠盛店周邊環境已不適合其再經營,于是關掉成了最好的選擇。
與這幾家紛紛關掉社區店的超市商家不同,此前一再聲稱將在福州開200家以上社區店的永輝,情況又是怎樣呢?永輝老總張軒松昨向記者表示,由于物流配送無法落實,永輝的社區店計劃暫時擱置。
看來,在上規模的大超市面前,不要說別人家社區型超市,就是自己“親生”的連鎖社區超市,也是難以關照得到的。
對于福州社區型超市的接連關門,業內人士說,社區型超市的生存空間被如此擠壓,其實說明了一個問題———福州的大超市太多了。
原因2:福州超市沒幾家能掙錢?
面對福州超市氣勢洶洶的擴張態勢,人們不禁要問,福州超市掙錢嗎?
“目前福州超市競爭確實很激烈,除了個別超市外,可以說沒有幾家能掙錢的。”福州一超市負責人對記者說。
在目前這種市場背景下,最關注的莫過于各超市的供貨商了。福州市供貨商協會的一位會員告訴記者,目前福州確實有一些超市拖欠貨款嚴重,對此他們能做的就是減少供貨量或干脆停止簽訂新合同。另一位供貨商則干脆通過記者呼吁:“目前福州超市業競爭過度,最終受害的還是我們供貨商,希望政府出來管管。”
超大三角井店緣何關門?超大方面有關人士坦言,人氣太差,再撐下去,情況更慘。業內人士對此分析說,在超大三角井店北部有永輝的國棉店和屏西店,分別將最旺的二環以外人氣割斷,南面有位于鼓屏路的永輝屏山店;而且除了周邊永輝三店外,北大路上則還有北大超市,銅盤路還有銅盤市場,這樣的境況,超大要想有作為就很難了。
國內著名零售業專家顧國建說,福州生鮮食品超市發展良好,但要注意解決農副產品的基地建設和生鮮食品的配送體系問題,否則將由于沒有比農貿市場更低的經營成本和價格,而被淘汰出局。
對于這類問題,業內專家的看法是,福州超市過度競爭的最終結果有三種結局:一是被重新洗牌掉,大魚吃小魚,此前永輝吞并久佳就是例子;二是被迫關門,華榕、和信家、大華都退市反映了這一點;再者就是跳出包圍圈,到外圍城市發展或者到省外去發展。
未來福州超市飽和中擴張
“福州超市早已飽和了,按超市布局的國家標準,8萬~10萬人配備一個1萬平方米的大賣場的原則,福州目前常住人口170萬左右,大賣場的容量也就是20個左右,可目前福州大賣場就達25個之多,此外還有星羅棋布的中小超市,僅永輝就有大小超市折扣店近50家。”省經貿委一位專家說。
可是,福州的超市擴張并沒有停步的意思。
“我們計劃在福州再開兩個10000平方米以上的購物廣場。”新華都購物廣場總經理周文貴絲毫不掩飾新華都對福州市場的野心。他甚至透露,新華都的福州選點將定在倉山區和鼓樓區。
而永輝老總張軒松同樣對自己的福州布點胸有成竹,那就是金山和五四北。另外好又多也表示,除了1個10000平方米的店正在籌備中,他們在福州還有兩個店的開店目標。此外,沃爾瑪、家樂福、世紀聯華也都忙于在福州布點。這樣算來,福州至少還要再開10個以上的大超市,總的家數差不多是國家標準容量的兩倍———如果原有超市沒有出現倒閉的話。
觀點市場機會是均等的
省經貿委貿管處處長張益民表示,從福州目前超市業的競爭看,可以說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后競爭時代,市場上出現生生滅滅、開開關關都是正常的行為,有規劃的調整的原因,也是市場運作的結果。他表示,其實對于商家而言,市場發展機會是均等的,就看自己如何去把握,比如,今年國家商務部將推出“萬村千鄉工程”,鼓勵超市向村鎮發展,我省也將按商務部要求先做規劃,列出試點單位和商家,這其實對商家也是很好的市場機會。
而福建師大陳方博士則指出,現在去評價福州超市誰能笑到最后為時尚早。他向記者舉了個例子:早先華榕超市在國內是明星,但最后倒了,前后也就是幾年。永輝發展非常迅猛,但如果它的配送中心沒有建起來,成本同樣不小。從這個意義上說,如何提高市場信譽、保證資金鏈充足流暢,建立自己穩固的物流,應成為每家本土超市不可忽視的工作。(海峽都市報 記者林銀來/文 黃孔瑜/圖)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