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潤興萬家董事長周賢旗:東來哥用3年重塑了我的生命
出品/美好商業評論
主筆/劍峰 楊晉
整理/夢曄
周賢旗,云南潤興萬家董事長。賢旗16歲出道創業,在云南昆明創立超市企業,2022年加入聯商東來商業研究院種子班。2023年跟隨東來哥幫扶和調改嘉百樂的行動,深受觸動。2024年在胖東來調改步步高期間,種子班企業全體成員在胖東來幫扶精神的指導下,聯手幫扶和調改云南潤興萬家,調動100多人聯合團隊為潤興萬家營造了完整的業務系統和全新的能力結構,打出一個嘉百樂、步步高和永輝之外的副本,效果顯著,傳為一時佳話。
本文基于對賢旗的訪談實錄整理,以第一人稱敘述。賢旗的講述,字字句句在于見證東來哥和胖東來為他帶來的生命轉變。
01
三年三百多次吃飯
東來哥跟我們在一起時間比較多。不單是聯商網主辦的各種會議,我們師兄弟也會到許昌跟哥聚。哥是一個非常善良、有大愛的人。
這三年他給我們講了太多東西,希望我們理解,希望我們輕松,他說他陪高管、陪團隊吃飯都很少。但這三年多陪我們交流、吃飯至少300 次都不止了。
哥不僅陪我們吃飯,還帶我們西部遠行。23 年4月 9 號哥帶我們去了大西北、去了祁連山、哈拉湖,他讓我們去感受大自然的風光,把自己靜下來。
如果你在企業里面,心里還是有牽掛的,要去考慮怎么經營。但跟著哥出去走了以后,就慢慢地感受到世界是什么。有了世界觀,你才能明白怎么樣去做企業,哥讓我們要會干,也要會玩。
今年4月8號,我們從許昌出發到阿拉善巴丹吉林,感受沙漠里的地貌和自然風光,又去了敦煌感受歷史人文。
我十六歲就出道,也走南闖北,做各種各樣的事情,但跟哥這樣的遠行,那是完全不一樣。我們以前是在旅游景點玩,是低級的玩法,哥把我們帶到純凈又純粹的地方,比如說去祁連山看雪山,在純潔的世界里,哥跟我們分享一些理念,你的內心會更純粹。跟他在一起玩我們感到開心、輕松,而不是繁華、熱鬧;哥會讓你心靜,思考更多的東西。
以前去玩多是為了面子,而現在和哥一起出去玩,一起扎帳篷住下,感覺內心活得更加純粹了。
實際上在這個世界上能夠跟哥同行的人不多,是極少數,我們有幸真正地遇見了東來哥,他讓我們的生命真的發生了改變。
哥做人做事的風格跟一般人不一樣,他讓我們感受最大的還是做人的真誠,我們學習了很多也改變了很多。他是我想成為的那個人。
哥像一盞明燈照亮著我們,我自己很想變成一個非常真誠和善良的人,愿意真正地幫助更多的人。以前也想這樣去做,但是不知道怎樣去做。不管是管企業還是帶團隊,哥做事情的每個環節都非常注意細節。他的每一個舉動都在深深地影響我們。
這次西行路過哈拉湖,那天差不多六點多了,整個車隊11輛車,第一輛過河的車,陷在了河道里。外面非常的冷,他讓我們都坐在車上,而他一直在整條河道的冰面上面勘察,看怎么樣能把車開過去。考慮到團隊的安全和責任,每一輛車都是他親自快速地開過去,直到把每個人安全地送到目的地。
河道差不多7到 8 米。如果車陷進去,車子重,冰層厚,要把它拉出來會非常麻煩。我們車隊還有兩輛非常重的帶生活物資的保障車輛。
哥沒有要求我們做什么,就他自己一個人在冰河上找點。我們是有司機團隊的,但那時候情況特殊,他怕車陷進再去拉就很難,而且天晚了又很冷。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讓后面的每一輛車都能過去,哥就親自一輛接一輛地把車開過去。
后來我在帳篷營地就問哥說如果今晚車隊過不來怎么辦?他說我會一直想辦法,如果車隊真的過不來,就用一輛車把所有人運到河對岸的帳篷營地去,白天再想辦法。
哥考慮周詳,心里有各種預案。他做每一件事情都是非常細心。
在那一刻我內心非常的感動。他要保證所有人的安全,在這么冷的一個地方,不能丟下任何一個人。他帶人帶事,不管在哪里,比方說吃飯或者去哪里,對每個人都是非常真誠,關心人家。
我在哥做人做事的細節里感受他如何帶團隊,也反思自己平時有沒有跟團隊這樣做,怎樣為了團隊考慮更多的事。他所有的行為真的影響著我們,改變了我們。
02
我的內心平靜了
我是仙居人,一個典型的浙江商人,以前做企業是為了面子,為了榮耀、為了規模。跟哥后,我內心更平靜了,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想著如何讓團隊幸福起來。只要團隊像一個大家庭,你的企業會越來越好,你會越來越輕松。
很多事情需要自己親歷親為,就會活得很累,當你把信任給到團隊,對團隊好,團隊也會發自內心地對企業好,更用心。
以前在公司管理、團隊上更多考慮怎么去經營,現在考慮更多的是待遇,對團隊的投入和付出更真實了。以前跟團隊會有距離,現在跟團隊可能更親切,更真實了。
我身邊的朋友說你現在都不管企業了嗎?現在生意這么難干,你怎么整天在外面開會、玩?可能他們不理解。我越放松,團隊更用心,干的更好,因為你信任他們,給他們更多的機會去創造,去經歷。
人都一樣。東來哥說沒有不好的人,人的本質都是善良的,看到哥這樣,我們更明白我們要做一個更真誠、更善良的人。在哥的身上,我學他的思想也好,智慧也好,經營理念也好,其實就是讓我們真正明白活出自己怎么樣的一種生命狀態——越來越輕松,做企業不為了名利,不為了面子,就著自己的能力范圍去做一家企業。
哥到云南來看我們潤興萬家,首先為我們定義了企業目標,是要做一家健康的企業,他沒有講讓你直接去做一家幸福的企業。
企業先要走上健康之路才能達到幸福狀態。
我們圍繞哥的理念一直這樣去踐行,慢慢地也走上一種良性的狀態。
哥一直說首先你要清楚自己做企業的目標是什么。如果光是學”術“,可能”術“學到最后對企業傷害更大。為什么這樣講?你學到了”術“,覺得自己有能力了,肯定又會擴張。欲望大了,你就不會量力而行地去做,到最后可能變成災難了。
我們現在不會盲目規模化了,我們輕松地去踐行,真正地活出一種輕松的狀態。
我們賺錢為了什么?還不是為了生活,為了自己有個健康的身體。以前創業,我們說等賺到錢以后怎么怎么,現在我們邊在玩著邊在做著,輕松地去做。真正邊玩邊做。
跟著哥以后,我們員工的工資提高了。我們的商品狀態改變了,環境改變了,員工狀態改變。以前我們總算計成本,想著如果員工工資高了,盈虧平衡點就高,不就沒有利潤了嘛。
現在我們盤自己的企業有多少資源,果斷地把不好的門店關了。我先關了兩家,后面我們還會關。有幾家比如鄉鎮店,考慮的重點不是說這家店能不能給我帶來利潤,而是這些店在很多方面達不到標準,各方面狀態不好,提高工資也會有壓力,員工在那里干,工資又非常低,你自己也于心不忍,不想再去做了,慢慢地轉給自己的親戚去做。我們會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標準相對高一點的門店,這樣調得也有意義。
我們最后差不多會保持 8 ~ 10 家門店,我們會開出相對高標準一點的店,真正能影響周邊,給周邊帶來美好,帶來方便的,不是為了賺錢去做的。
以前的經營超市主要是進貨賣貨,現在要看商品標準、環境標準。好裝修是一個體現,是讓顧客購物過程中環境更好,但最大的我認為還是在商品方面。
我們淘汰了三線、四線的,保留一線、二線的。我們要把品質做得越來越好,真正讓顧客感受到潤興萬家變了,回歸到合理的價格買到好的品質。當然這樣的改變投入也比較大,現在一家店我們面積差不多在四五千,連后臺差不多要達到七八千左右。
以前我們開店考慮到的只是前端的經營場所,現在我們要規劃員工之家,讓員工有更好的休息,所以每個店投資標準也是比較高。以后我們慢慢地一家一家地去做,不會太多地去擴張。
我們調改的那家店表現特別好,其中最大的驅動力還是商品和環境。
以前我們賣場帶頭收費用,各種費用,什么條碼費,堆頭費,亂七八糟的費。現在更純粹了,就跟做人一樣,要做減法。先把商品做減法,比方說SKU以前兩三萬個,現在優化到 12, 000 個,提供時尚的、品質的、安全的,健康的,把功能做齊。商品精簡化,顧客不需要挑來挑去。以前商品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好像開盲盒,現在不存在,他想買什么,就能找到他想要的東西。
包括我們的堆頭,以前靠營銷海報,現在我們回歸到讓顧客理性消費,呈現的是顧客真正需要的,而不是為了更多地去賣東西。
恰恰當你這樣改變的時候,顧客感受到了真的品質和價值,他對你的信任度就越來越高,當他信任度越來越高,復購率就越來越高,企業也越來越健康了。
在員工這一塊就是工資福利,哥說最低標準 4, 000,那是第一步——生存線。慢慢地企業好了,我們又拿出了利潤的 50% 來做分配,企業還不成熟,以后慢慢地再來分。
員工是非常純粹的,不是你給他講多少,而是你真的能給到多少,你有沒有尊重他,他感受到被尊重了,看到希望了,他一定會用心的。
云南地區同行里面能夠拿出店的50%的收益分給員工的很少,幾乎沒有。為什么?現在經濟環境不好,企業還不懂得如何去經營,盈虧平衡就在這里,他覺得錢拿出去,錢沒了對這家店不利,沒有利潤就沒辦法經營下去了,所以他不愿意干。
我們是把一些不好的店關了以后,把所有的資源傾斜到有品質的門店,調了以后,看這家店能賺到多少錢,再跟團隊分錢。我愿意先去成就團隊,因為看到才能相信,你給到他了,比你說再多都更有用。首先成就團隊,先成就人。
同行跟我們交流說,周總你給他們工資漲那么高,能賺錢了嗎?其實首先一點你的心里面真的是為了員工,調改首先是調心,你的心變化了,你愿意去成就團隊,愿意真正讓顧客買好東西,你所有的行為做法都是不一樣的。
當你的心發生變化的時候,員工看見你也不同了。 以前看見我,感覺老板又來巡店了,心理想的是他又來找我麻煩了,現在他們看到我就很開心,會迎上來問候”周總你來了“,他是發自內心的認可你了,因為覺得所做的事情你都能為他著想了,人都能感受到的。
我們的行為改變和員工改變密切相關,尤其在調改門店有很深的感受。第一家店調整是去年的8月份開始,到現在只有 10個月左右,員工真的是截然不同。
其實員工改變是很快的,只要你的行為改變,員工就很快改變,你付出什么他就改變什么,幾乎立竿見影。
像哥以前說的工資1800或2000多,你想員工愿意干那是不可能的事,你還想挑好的,想讓他干成什么樣,那是不可能的。你把工資改到他看到希望的時候他立馬就會變化的,他就非常積極,”你看公司待我那么好,我想替他怎么去干“,員工是非常純粹的。
你內心雜念很多,束縛很多,你就沒有純粹地去為員工著想,所以我說要堅定,你要相信這種理念,或者說你要愿意去付出。
我們員工整體改變了很多,新招了不少人,比方說一家店調改一下,現在幾乎70%是新人。因為增加的人多嘛,以前差不多用 100 多號人,120左右,現在都有200多人了。
在調之前員工也沒有什么概念,當我們的體制改變了,員工待遇好了,員工的心情馬上會不一樣,以前你叫他做,他現在自己想去做,一個是被動的,一個是主動的。
我們調改的店增加了果切,增加了加工,這些部分是原來沒有的,需要新的崗位、新的人、新的能力,這個變化特別大,讓整個超市里的煙火氣更足了。像果切方便年輕的客群,以前居家生活傳統產品比較多,現在95后、 00后的年輕人非常多,他們可以買到自己需求的東西了。
面點面包以前都是聯營的,不是說他不愿意干,但他理念落后,為了利潤動作變形,產品不新鮮、品質不好,原材料不行,現在我們要收回來做,不是說為了銷售增長,而是保證商品安全,品質,對顧客負責。
如果沒有把顧客裝在心里,你這個調整是沒用的。你調了一些商品,但那都是”術“的東西,你沒有真正入心地去對他們,為他們好。
回顧在種子班的幾年來,每個階段不一樣。第一個段哥跟我們講,我們感覺還很懵懂,似懂非懂。現在 3 年多了,我只能說理解哥,就是理解了他所講的東西,我昨天分享講的他第一堂課在線上給我們講,其實把公司的目標、風向、團隊全講了,但是我們還是沒有真正地明白這些東西。
我們前期學哥的還是想學一些”術“的東西。胖東來企業做得那么好,我們想學到他的技術,就可以快速開店,可以擴張。我跟哥開玩笑說,以前是我們想快速開店,現在是跟著你慢慢地學要怎么去關店了。就像一個司機剛學車出來,不知道風險在哪里,都想快速開,本來 100 碼的,他開到150、 200 碼,但是現在懂了前方會有這樣的安全問題,可能會翻車或致死,所以不好的店,我們確實要將它關掉,所以每一個階段感受會不一樣。
一開始學的時候還是在想,哥能不能講點“術”的東西,把技術傳給我們,比如說面包加工是怎么干出來的,我們回去馬上去做。
但哥一直跟你講理念,講思想。所以,第一階段就沒有完全理解。每個階段改變都是有的,只是改變的深淺不一樣。
到了第二個階段哥動手調了嘉百樂,用了很多方法,有技術的、有思想的、有理念的,團隊怎么去規劃,怎么去做產品,商品怎么去做,紅麗姐在嘉百樂做總指揮,我們又看到很多,都親身參與。
哥完整地在我們面前做了一臺手術。
哥開始做手術,我們站旁邊看。他把嘉百樂的資產一盤以后,這個資產不僅不是正資產,而是很多負資產,哥指出了調整的方向和方法。
我在嘉百樂待了幾天趕緊回來,讓團隊過去嘉百樂,哥說賢旗就知道風險在哪,趕緊回去盤賬去了,所以在這個階段里面我們又看到了很多。
我從07 年起在云南發展,開了第一家店,以后也是每年開店,我出道比較早,危機意識重,雖然沒有哥那么高,但風險意識、危機意識我是很強的,非常強。我回來主要是怎么樣更科學地真正地去梳理每家店財務里面的安全風險,比方說折舊折到多少,現金賬里面負債有多少,欠供貨商的多少、庫存是多少。
盤點后,我就把不好的店關了,開店容易關店難,會考慮員工怎么想、供貨商怎么想、社會怎么想。但我都非常堅定,一個月的時間就關掉了一家店,實際上第二階段看嘉百樂,我已經有了真正的行動。
然后就是開始調改另外一家店,這是第三個階段。這家店相對好一點,有調整的空間,我就開始調了,但是在調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自己還有沒有完全真正的理解這里面核心的東西。
云南比較落后 ,以前超市經營就是進貨賣貨,所謂的食品百貨,比較好賣,沒有真正感受到銷售往下降。差不多到23年,實際上跟哥認識那個階段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我遇到哥是適逢人生重要的轉折點,企業在那個之前我們認為還好做,是因為食品百貨占我們的整個銷售比的百分之七八十,生鮮只有二十幾,我們都說生鮮是發動機,生鮮帶動銷售,是以低價的生鮮去引流,而沒有科學地去經營。
生鮮的占比不高,實際上北上廣或者另外的一些城市生鮮占比已經很高了。生鮮占比越高,越考驗你的經營能力,而食品百貨跟經銷商合作,這貨進過來不好賣退還給你,非常簡單,賬期結算,就是傻瓜機模式我所謂的進貨賣貨非常簡單好做。
到了第三階段,通過哥一直講的理念,到嘉百樂的調整,再到我去梳理,這實際上是救了我一命。
21 年疫情開始,解封的時候就 22 年了,從這個時候開始,百貨這塊越來越難做了,從以前的四十幾個點的占比,慢慢地到三十幾個點到二十個點,越來越少,越來越少。原來的潛藏的那個危機,逐漸顯現了。
當時是看不出的。就像你身上已經有這個病,已經非常嚴重了,只是你還感覺不到疼。
03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在哥調改步步高的時候,我們都到梅溪湖店跟著學習,師兄弟都在那,哥也在那里。我就跟師兄弟們聊我在生鮮的專業度不行,他們也看了各方面的財報,陳強哥就說我們都去幫幫寶哥(種子班里我的昵稱),哪怕幫他調兩家店都可以。
技術上我是太薄弱了,不管從加工還是生鮮,生鮮里面分類很多,豬肉、水產、熟食、面點 ,熟食我還是一直有直營,但面點、烘焙都是聯營的,還是存在非常多的問題的。
后來師兄們說為了保險起見,我們種子班自己組織去支持寶哥調改第一家店,完全按照胖東來的標準來做,借鑒嘉百樂,步步高,比方說我們的商品占比按照胖東來標準要達到多少,對標步步高達到多少 ,比方步步高占比達到 70% ~ 80%,我們也要做到。我們以前只是把三四線品牌下了一部分,還沒有那么徹底。師兄弟就從湖南直接過去到我們云南來。大家說來就來,坐大巴車,坐飛機來到云南,齊心協力地過來。
賈總(圖圖哥)任總指揮,鄭軍哥擔任副總指揮,陳強哥,賓克,還有周山。我們常說起嘉百樂、步步高,永輝,其實我這里也打了一個調改和幫扶的副本。
是我們種子班師兄弟們一起來調改,胖東來團隊包括紅麗姐給了我們圖紙規劃,還結合云南的一些特點。當時紅麗姐還在湖南步步高,她給我們做了很多方向性的東西。關娜姐也非常關心,她的團隊來給我們指導商品的品類組合,她知道我們幾個人做得細節還是不到位,她雖然人沒過來,但是她非常關心,一直跟我問還有哪些需要幫忙的,給我們也做了很多的商品規劃,百貨分類的詳細規劃,整個加工,生鮮板塊。
在那兩個月師兄弟來了 100 多號人。每一家企業派十幾個二十個,自己管吃住,我要安排,他們把錢又退回來。在那里大家特別的感動,通過這件事情我內心觸動也更大,我也希望等我有能力了,我也要幫助他們一樣。跟哥一樣,他在影響著我們,對每個人都好,更善良,更真誠,我們沒有什么虛頭巴腦了,就是更真實了。
從參與嘉百樂的這臺手術,到種子班集體來給我做手術,我重生了。
在我內心里面兄弟們那么無私地來幫助我,在業務技術方面改了很多東西,真的是公司一個轉折點,如果沒有這些調改,可能公司就走下坡路,面臨著生存問題,開不下去了。
真的特別感動,每個師兄弟都非常真心,就是兄弟情,他們真的把自己花五六年研究出來的加工專業的東西帶給我們,手把手地教我們團隊。
他們這批人走,下一批上來,這批走,下一批上來,一直持續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他們都擔心我能不能接得住,因為這個東西不是調完就行了,調完后還要持續性地把細節做好,所以我說我一定能,包括我的團隊,每個人都努力。
我們覺得師兄弟們那么好,每個人像幫助自己企業一樣的,可能自己的企業團隊成熟,他還沒那么累,我們企業團隊不成熟,真的是非常累的,每一塊他們都是從早到晚在做,每一家帶過來的專業都不一樣,一共12 家,每一家都帶了自己的專業。我缺什么他們改什么。比方說他家熟食做好就改熟食,他家烘焙做得好就改烘焙,他家面點做了面點,比方說山東的面食他們幾家怎么做出特色,東北涼面各種,就是把最好的給到你。
我跟大家處得真的像跟家人一樣。我感受到一種當大家真的知道你需要什么的時候就立刻去響應的這個品質,就是大家一直在講的哥的那個品質,他完全地看到你的需要,然后徹底地去響應你的需要,他把自己放在一邊,他以你的快樂為快樂。
當時哥決定要幫扶嘉百樂,會議一開完,第二天馬上所有人到位,陸陸續續胖東來的人就從四面八方趕去了上饒,哥就是這樣一個人。我還是覺得在哥的這種理念和文化的影響之下,每個人都更真誠了。
看到我們師兄弟現在那么親,大家那么好,說實話他的內心覺得也有價值。你看這幾個歪瓜裂棗現在也慢慢知道相互去幫忙了,雖然他不表達,但是我們能感受到的。
哥的能量很強,而我就是把哥當成自己的家人,當大哥一樣,平時經常跟他開玩笑,他也經常拿我開玩笑。我說不管我怎么做企業,怎么做人,真的改變我的人生,我的生命狀態,包括我的家庭各方面的就是哥。
我們慢慢地讓自己更加的真誠,內心里面真的更善良了,我們慢慢地去做到,言行合一地去做。身邊的人有什么需要,我們就想去幫助他。他們來了愿意聽的,我們也會去跟他分享,就是希望他好。
實際上在云南那個地方,在同行里面能夠像哥這種做法,這樣對待員工的,這樣對待商品的,本身還是少的。大家還是傳統的經營理念。所以不管是同行,或者其他的行業,對于那個地方來講,咱們的公司,咱們調改出來的店,咱們的員工成為那個火種,也是可以把這個愛釋放出來的。
這個愛再傳播,再釋放。現在我們云南很多行業過來到我們這里交流,我跟我們的管理層都說了,我們也是一樣無私地告訴他們應該怎么做。包括我們在大會分享,聽眾們反饋說你們學哥的理念確實不一樣,大家都是同行業,你還那么無私地去說,有競爭的地方也能告訴他。按照我們傳統的做法,怎么可能?
自由與愛
哥一直強調我們對文化的理解,對經營的理解,哥一直說文化低、經營低。如果說你沒有更高的思想,比方說沒有這種真誠的心,你做東西一定是帶著利益,帶著目的去做的,那一定不是真實的。
有一些根本性的理念是要慢慢品味的。比如自由與愛。
自由,哥說了首先一點如果你做企業是為了面子和榮耀的時候,束縛會很多。既然很多東西束縛你,你怎么能自由呢?
我們現在慢慢地明白這種理念,能尊重員工,待員工好,員工愿意干,你不就是內心更加的自由、更輕松了么?然后理解萬事萬物,對于一些員工做不好的,你心里面不要責怪你他怎么做不好,我待你那么好怎么樣的,每個人在每個成長階段都是有不足的,我們去理解他,你的思想不是更輕松更自由了么?
那對于愛的話,哥說你什么都可以不愛,首先愛自己。自己各方面都好了,越來越輕松了,你才可能更多地愛家人,愛我們的員工。你對他是發自內心的這種愛,員工也能感受到這種溫暖,他也會一樣地對待他的顧客。好比小孩的成長,如果家庭是非常有愛的,小孩真的也會很陽光的。
還是要用輕松快樂的狀態去做企業。很多人去解讀哥,按照傳統的理解他根本不知道哥為什么這樣做,只想他肯定出于什么目的,哥他自己經歷太多了,感悟也太多了,而且他學習力是非常強的,也經常在總結。
他在自己的經歷中感悟,學習世界好的文化、理念,結合中國的傳統文化,他總結出了一些東西。我也問過哥你怎么帶企業的,為什么你能把企業帶成這樣?你怎么去激勵團隊,就像帶幾萬大兵如何去打仗的?我也好奇,我問哥為什么胖東來的每個人都那么用心,那么珍惜工作?
和哥在一起,有那種被愛的感覺,然后想把它釋放出去。
我們本來是很累的,一見到他就很輕松。現在慢慢地自己自然地就很輕松了,因為你明白了這種道理了。
我現在內心自由輕松了,沒有那么多的壓力了,公司管理層說周總你的眼神現在沒有那么多的戾氣了,沒有那種利益化的東西。
這三年與哥同行的過程當中,和種子班的弟兄們在一起,實際上完成了我內在的覺醒。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