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大戰秋季攻勢:一場失去的勝利
出品/億邦動力
作者/姜琪
幾個月來,由于外賣大戰補貼,茶飲門店的線上訂單一直在漲。8月7日立秋當天,許多門店迎來一年的巔峰。營業短短半小時,它們就被訂單淹沒。
在北京豐臺,一家茉莉奶白的店里,甚至更加瘋狂。等待的騎手按捺不住,直接擠進操作臺,對著瀑布般的小票找訂單,找完塞給店員,催促趕緊做。
場面一度陷入混亂,店長終于爆發了。“趕緊都出去!機器壞了,誰的餐都出不了。”她沖著騎手大喊。在混亂和咆哮聲中,店里的手機鈴聲響了一遍又一遍,但店員根本沒有時間去接聽。別說接聽手機,就連吃口飯的時間也沒有。
忙碌從早上九點開始,一直持續到夜里。上午10點,商場開門迎接第一批顧客,許多店鋪還處在慵懶的張望之中,茶飲店早已進入戰備狀態。盡管店員和騎手心里早有預期,但無盡的卡餐、催餐、超時和罰款還是讓一切陷入混亂。
10點半,開門半小時,幾十平方米的茶飲小店就被騎手圍得里三層外三層。“又來一單,瘋了吧!”一位騎手對著手機大聲說,此時他手上正拎著七份外賣,五份是奶茶。
“做不動,但是不敢停,”一位茉莉奶白的店員說,“已經餓過勁兒了。”一直到晚上6點多,茉莉奶白的店員們才輪換著吃一口飯,然后又投入到制作中。
門店爆單,店員忙瘋,騎手超時,消費者漫長等待換來錯過時間的外賣。當補貼導致價格扭曲,“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不再是一次普通的營銷活動,反而成了內卷時代的不堪隱喻。這是現實版“長安的荔枝”,無人知曉或者也不被重視,為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人們失去了什么,又失去了多少。
01
騎手: “該死的立秋”
“美團259!” “美團34!” “餓了么159!”叫喊聲此起彼伏,但店員的手速,顯然跟不上系統的派單速度。門店外,十幾個騎手舉著手機,等待他們的訂單。
“這么多單都做不出來,外賣關了得了。”一個穿粉色衣服的騎手盯著手機,忍不住飆了一句臟話。他已滿頭大汗,T恤后背已經濕透,黏在皮膚上。
此時是上午11點,也是訂單高峰期。
8月7日,億邦動力在北京豐臺等區域調研外賣大戰秋季攻勢,當天看到的爭執和聽到的臟話,幾乎是半年多以來的總和。除了爭執和爭吵,有些門店甚至出現騎手和騎手、店員和店員、店員和騎手之間打架。 “主要是因為平臺不在,不然就是我們和商家聯手打平臺。”
十一點半,騎手小張已經來回跑了三趟,每次得到的答復都是“再等等”。他舉著手里的奶茶訂單告訴億邦動力:“這都是我求爺爺告奶奶拿到的,打包都是我自己來的。”對于更多的訂單,他找店員催促,店員頭也不抬說“單子太多,按順序來”。
事實上,崩潰的不止騎手。盡管茶飲店店員們對8月7日的大戰做好了預期,但連綿不絕的小票訂單,以及左右環繞的催促聲,還是讓他們逐漸接近崩潰邊緣。營業后第三個小時,店員的耐心明顯下降,語氣中帶著煩躁,但手上動作一點都不敢停。
下午兩點,高峰仍在持續。“你點了一杯,我給你隨便拿兩杯行嗎?店里訂單實在太多了,根本做不過來。”騎手開始給顧客送“盲盒”,不管是大杯中杯,加冰不加冰,不管是美團、京東還是淘寶閃購,隨手一拿,掛在手腕上,開始配送。
商場外,騎手們還在爭分奪秒。“不等了,這樣下去都得超時。”一位騎手等了二十幾分鐘,終于等不下去了。他手上還有九單要拿,如果因A訂單導致B訂單超時,騎手同樣也要被扣錢。
“沒辦法,亂套了,你想按訂單拿,但你的單子可能早讓別人拿走了,不能死等著超時被扣錢吧。”一位騎手說。但為了避免差評,騎手一般都會通過電話或平臺提前跟顧客打聲招呼,“只拿貴的,不拿對的”。
某平臺兼職群里站長一連發了四五條通知:金橋的滬上阿姨卡餐嚴重,別穿平臺工服也別戴平臺頭盔,看好單子是幾杯,進去就拿另兩家的單子,跟客戶說商家不出餐,我拿啥你喝啥。
下午四點,高峰漸漸過去。此時,老劉已經跑了六個小時,共計42單,還沒有平時跑的單量多。爆單導致卡餐,拉長了騎手們等待的時間,也增加了延誤和被投訴的概率。
“該死的立秋。”老劉罵道,“大廳里全是奶茶單,商家卡餐單多也沒用,顧客又一個勁兒催催催,實在沒法我點了好幾次下線,生怕再給我派幾個奶茶單。”
再次見到前述穿粉色衣服的騎手時,他已經是出現在同一家店第三次,與前兩次被汗水浸透的T恤不同的是,衣服的后背已經留下了一圈白色汗漬。
商場扶梯上,億邦動力問一位騎手跑了多少單,對方回復一句“五六十單吧”。還沒等問出下一個問題,他緊接著說,“你慢悠悠站著吧,我得用跑的。”他手攥著一堆外賣,消失在商場的人群中。
02
商家:“妥妥的都在給平臺打工”
在北京豐臺,萬達廣場兩公里范圍內,蜜雪冰城、茶百道、滬上阿姨、喜茶等品牌都有兩家及以上店面,但一點點、茉莉奶白只有一家店。8月7日,一點點、茉莉奶白的訂單并非最多,但卡餐卻最為嚴重。
下午四點前,老劉就用完了20次免責取消機會。光一點點的訂單,他就取消了12次,因為商家卡餐過于嚴重。
立秋當天,所有茶飲店幾乎都調動比平時多兩倍的員工。其中,豐科萬達里霸王茶姬的店員最多,七八個人負責制作,兩人負責打包,還有三人專門幫不同平臺的騎手找對應訂單,以及兩位現場指揮統籌的店長或領導。
從十點半開始,霸王茶姬、喜茶、一點點等都陸續暫停小程序點單,有的也停掉了外賣。“京東關了吧!他們來得太早了,煩人!”一個店員對店長說。騎手立刻回嗆:“送單快的時候怎么不嫌煩?”沒人有精力繼續爭吵,因為訂單還在堆積。
一點點的店鋪位于萬達金街,街道兩側均是餐飲小店。站在街頭,你甚至不需要走到店門口,光看街邊等待的騎手,就能猜出哪家是茶飲店,哪些店爆單了。
茶百道店長在店門口打電話笑道:“冰都干沒了,再給我調一點兒吧。”擠進隔壁的一點點,空氣中蒸騰著汗酸味。六個店員如流水線般機械地操作。在杯里加入果糖、濃縮汁和冰塊,再加入茶底、封口、打包。同樣的動作,不斷重復。
空氣中的燥熱,機器的轟鳴聲,騎手的催促聲,全部攪在一起。“別喊了!已經在努力做了!”店員的嘶吼給這份喧囂按下了短暫的暫停。幾分鐘后,又有幾位騎手擠進來,爭搶著喊出單號,全然不知剛剛發生了什么。
截止到8月7日晚六點,據億邦動力不完全統計,北京豐科萬達的滬上阿姨店,餓了么共計324單,美團134單,加上小程序一共做500多單,五位店員平均每人至少做100杯。茉莉奶白店餓了么訂單更多,5位店員平均每人至少做200杯以上。霸王茶姬訂單總量最高,美團餓了么京東分別為1081單、940單和80單。
晚上十二點,店員小胡終于回到了出租屋,給我發消息:“14個小時,燃盡了,現在躺在床上手都還在抖。”
一位商家告訴億邦動力,立秋當天,兩個店扣掉平臺抽成實收63896元,共在崗19人,每個員工發了300紅包。
“為什么發紅包? 因為員工早飯都沒吃干到了下午4點,被我按著吃的飯。”除了人工水電材料費之外,商家還要承擔顧客退餐費用和騎手亂拿餐重新做的成本費用。
“平臺啥也沒干直接抽走4成,除去各類開銷,確實真的掙不了多少錢,妥妥的都在給平臺打工。”出單機一直吐,餐也一直做。店員跟機器人一樣一直做,對于騎手的吶喊聲也早已麻木。
下午四點,珊珊終于喝到了十一點點的奶茶。騎手換了三四個,雖然也有騎手打電話通知她商家卡餐嚴重,問她要不要申請退款,但因為實付只有4.9元,所以她覺得什么時候到都無所謂。“羊毛不薅白不薅。”
03
“規范促銷”下的狂歡
8月8日,立秋后的第二天,億邦動力又重新走訪了以上茶飲店,發現單量明顯減少,也沒有店鋪再出現卡餐情況,店里員工大多數也恢復了往常數量,店員們也終于有時間和精力說說笑笑。一切又都回歸到了原來的樣子,好像什么都沒發生過。
但真的什么都沒發生嗎?下午三點,騎手小孫準備下線休息,手里還拿著一杯茉莉奶白。“昨天他家的東西我都喝夠了。”他笑著說,“超時顧客取消的,店里做多顧客沒拿的,喝了好多杯。”
這當然不是個例。小胡說,在關店前,家家茶飲店都擺放著不少做完的茶飲,顧客上午點的訂單,晚上要關門都還沒拿走。有的被店長分給店員和騎手,有的直接扔進垃圾桶。
小孫手里這杯,是平臺請騎手喝的“秋天第一杯奶茶”。立秋前一天,他換了一杯,大戰后又換了一杯。
8月7日上午一連超時了六單后,小孫特意跑到了茶飲店少的一片區域送外賣。晚上六點回到豐科萬達時,一下又接到11單,8單是奶茶。好在當時單量已逐漸減退,11個訂單全都按時送達。但上午超時的訂單除了兩單茶飲免責,其他四個訂單雖說也是因為茶飲店卡餐導致的超時,但申訴了幾遍平臺也沒通過,還是被扣了錢,“相當于白跑了五六單。”
據了解,8月7日當天,所有平臺幾乎都把茶飲訂單送達時間適當延長,從接單到送達,平時一般需要四五十分鐘,立秋當天延長到一個半小時;其他餐類也適當延長了十到二十分鐘。
小孫說:“那也沒有用,送不到。”最后,站長發來通知,所有茶飲超時訂單騎手全部免責,瑞幸訂單除外。因為立秋當天瑞幸并沒有像其他茶飲店一樣爆單。
早在立秋前一周,美團、淘寶閃購、京東先后發布聲明,承諾將“規范促銷”,同時提出多項限制補貼行為的舉措,包括規范促銷行為、合理規劃發放補貼、不做非理性促銷活動、不以顯著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和服務等。多家平臺同時發聲,或源自于上一輪約談的政策延續,不少人認為在立秋這個外賣傳統營銷節點平臺會有所收斂。
然而,淘寶閃購于7月31日就已宣布邀請金晨作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活動代言人,也是淘寶閃購在參與外賣大戰以來,邀請的第七位明星代言人,同時還發布“滿18減18”的營銷活動。大部分飲品用過優惠券后集中在六七元左右。這也是不少品牌茶飲店餓了么單量超過美團的原因之一。
美團則上線6.8元奶茶兌換券搶先囤、百萬份滿20減20奶茶神券、以及立秋奶茶1分搶的活動,提供幾款1分錢限時搶購的飲品,用戶還可以參加第二杯半價的活動。算下來每杯飲品的價格只要四五元。除了參加活動的飲品外,其他飲品的價格也不高,大部分集中在10元以內。
京東秒送雖然沒有關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的促銷字樣,但首頁就有外賣百億補貼專欄,大部分奶茶等飲品的價格都在10元左右,消費者付款時還可以選擇優惠券,最低一檔的是滿6元就可以使用的5元優惠券。此外京東秒送還推出了“秋天第一口炸雞”活動,1.68元限量搶購,試圖與兩家打出差異化。
可見,平臺早已將“理性促銷”的承諾拋諸腦后。當系統性的欲望被點燃,必然需要有人付出代價。為保鮮荔枝發明出來的“分枝植甕,隔水換冰”方法。像極了今天平臺為提升效率設計的種種機制。用算法壓縮配送時間,用獎懲制度倒逼騎手冒險,用促銷刺激非理性消費。
于是,每個人都成了系統的一部分。商家不得不參與補貼大戰,騎手不得不超速行駛,消費者難以抗拒低價誘惑。這種結構性困境,似乎比唐代的荔枝貢更難以打破。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